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不良人

第七十九章 万年宫事件(下)

大唐不良人 庚新 7888 2024-05-27 00:53

  宫殿里,香炉缓缓喷吐着香气。

   烟雾氲氤。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苏大为站在殿里,盯着博山炉,忍不住来了一句。

   “阿弥,你倒是有闲情,这诗我从未听过,倒是有几分意趣。”

   武媚娘的声音响起。

   苏大为转头看去,刚好看到大腹便便的媚娘在宫人的陪同下,走入殿中。

   “阿姊。”苏大为忙打招呼。

   “行了,王福来在这里,其他人都去殿门外候着。”

   武媚娘轻轻抬了抬手,其他宫人不敢多问,一个个鱼贯而出。

   谁不知道,现在后宫之中,武昭仪最受宠。

   不光萧贵妃不及,就连王皇后,见了都要避让三分。

   “阿弥,你刚才念的诗,后面呢?念我听听。”

   “呃……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瘦。”

   苏大为涨红了脸,硬憋了一句。

   尼玛,易安居士的词,要把它憋成唐诗,有多难啊。

   “这诗好像有些地方不合?”

   武媚娘眉尖微蹙。

   “阿姊,不要在意那些细节,我有重要事情禀报。”

   苏大为赶紧把话岔开,这再聊下去,自己岂不是要露怯?

   简单将在北峰上的事说了一下,苏大为总结道:“我认为是有人在偷偷窥探,不知此人是谁,但我担心,会对阿姊和陛下不利,不可不防。”

   武媚娘沉吟了一下,点点头道:“你继续盯着,此事我会和陛下说。”

   苏大为可以查探地形,也可以侦察情报排除隐患,但是他没有调兵之权。

   要想保卫李治和宫中嫔妃,文武重臣的安全,还是得靠正规的禁军守卫。

   把这件事禀报给武媚娘,苏大为也稍稍松了口气。

   不管是谁在窥探,不管有何目地,只要这边小心防备,问题应该不大。

   与武媚娘聊了几句家常,苏大为见对方脸上有困倦之意,正想要告辞,突然听得殿外有人声传来。

   “舅父不必再说,此事朕意已决。”

   苏大为张了张嘴,与武媚娘无声的对视一眼。

   来的人是李治?

   此时又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陛下,无缘无故,突然封赏,不知为何?”

   “没有为何,这些人本就有功,朕是皇帝,想赏便赏!”李治语气强硬道。

   “呵呵。”

   苍老的声音冷笑两声:“武士彟早亡,名单里的其他人,以臣看,也是与武家有关系的,陛下这么迫不及待,要封赏他们吗?”

   这话说出来,李治好像一下子哑掉了。

   苏大为耳朵动了朵,转头看向一旁的武媚娘。

   武媚娘一双晶亮的眸子,正好也向自己看来。

   她的嘴无声的动了动:“长孙无忌。”

   苏大为点点头,眼神一瞥,见跟着武媚娘的王福来,在后面佝偻着腰,不住的用衣袖擦拭额头上的冷汗。

   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意外撞见皇帝陛下与太尉的争斗。

   外面的宫人早就跪倒一片,一个个以头触地,大气都不敢出。

   李治的声音,再次响起,比方才还要大上许多:“我就是赏了,又如何?我就是要爱乌及屋,不可吗?”

   说话的同时,他似乎还来了重重一脚。

   听到“呯”的一声响,合起的殿门,被李治一脚踹开。

   李治的目光,李治身边长孙无忌的目光,瞬时射过来,与措手不及的苏大为对了一下。

   我尼玛!

   苏大为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一声不好。

   他在武媚娘面前自由洒脱惯了,可没有半点人臣的样子,站在那跟个木柱一样,直挺挺的。

   这一刹那,与李治和长孙无忌的目光一碰,好不尴尬。

   反应过来的苏大为赶紧低头,后退几步,做出恭敬的样子。

   他刚才甚至与武媚娘是肩并肩站着。

   “媚娘,他是?”

   “陛下,这是臣妾与你提起的弟弟,阿弥。”

   武媚娘倒是不慌,从容的应道。

   说完,她又向长孙无忌行礼:“见过太尉。”

   “哼!”

   长孙无忌明显对武媚娘没什么好脸色,冷哼一声。

   又狠狠的看了一眼,甩袖而去。

   虽说李治与长孙无忌之前也曾为了房遗爱谋反的事起过争执,但那次是全程被压制,像这次居然把长孙无忌给气走了,实属罕见。

   但,最苦的是苏大为。

   他敏锐的察觉到,长孙无忌临走前,那双眼睛狠狠的盯了自己一眼,像是要把自己看穿到骨子里。

   坏了,坏了!

   长孙无忌一向睚眦必报。

   用后世的话来说,“我治不了李治和武媚娘,我还治不了你吗?”

   就算上次的案子他没关注到苏大为头上,

   这次撞到枪眼上,哪还有幸理?

   一想到这,苏大为简直无语了。

   事已至此,多想也无用,只能见招拆招了。

   希望长孙老头被李治给绊住,没精力管我这小小不良人。

   不过苏大为心里也清楚,

   这个希望真不大。

   总之就是一个字,惨了。

   “长孙无忌简直欺人太甚!”

   李治走进来,忍不住骂道。

   “陛下。”

   武媚娘扶着腰,脚步缓慢的迎上去:“何必为此致气,再说本就是甥舅……”

   她的眼神飞快向殿外一瞥。

   李治立时反应过来,扭头道:“所有人退后三十步,违令者斩。”

   哗啦。

   宫人们一个个如蒙大赦,手脚麻利的撤出去。

   只有王福来缩在地上,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一时十分尴尬。

   “王福来,你去门口候着。”

   武媚娘道。

   “是。”

   王福来喘了口气,倒退着走出去。

   李治这才有空多看苏大为两眼:“媚娘,这是你弟……”

   他的话音突然一顿:“朕好像见过你,有些眼熟。”

   李治说着,迈步想要走近。

   苏大为抱拳退后两步:“臣还有公务在身,先行告退。”

   说着,飞快的向武媚娘看了一眼,没等李治走上来,先来了个溜之大吉。

   “哎,朕还没看清……”

   “陛下,下次吧,你看天都要黑了。”

   武媚娘忍着笑道。

   永徽五年三月,李治在长孙无忌面前,终于强硬了一回,发布一道诏书,对武道年间十三位功臣追封。

   怀念开国功臣,在任何时代,都是政,治正确,只不过,这次明眼人都发现,追封的十三功臣里,最显眼的一位便是武昭仪亡故的父亲武士彟。

   至于其他十二位,也多少与武士彟沾亲带故。

   这一下,信号就很明显了。

   李治就是要昭告世人,他李治爱武媚娘,爱乌及屋,甚至连心爱女人亡故的父亲,父亲的亲旧,全都一起封赏。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此令一出,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泊中。

   然而,此时所有人都没料到,

   一场严重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五月,夜。

   天空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如狂鞭抽打着地面。

   万年宫外,无数执枪守卫的金吾卫被暴雨冲昏了头脑。

   原本安排的轮值,也无法继续。

   就在暴雨中,北峰,苏大为颇有些狼狈的躲在一处山洞,面色凝重的看了一眼外面的雨幕。

   “今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要早。”

   “苏帅,火生好了,过来烤烤湿衣吧。”

   南九郎有些结巴的道。

   雨水湿透的衣服上,让人十分难受。

   “不急。”

   苏大为站在洞口,不顾飘直来的雨水将脸面打湿,一双眼睛亮得吓人。

   他盯着暴雨喃喃道:“九郎,我总觉得,好像漏了一件重要的事,会是什么呢?”

   “苏帅想的事,哪里是我能知道的。”

   南九郎揉了揉鼻子,哆嗦了一下:“啊乞!”

   苏大为摇摇头,终于收回了视线。

   这暴雨影响,什么也看不到。

   他转身向洞内走去,坐在南九郎身边,先把身上的湿衣烤干。

   这两月,他带着南九郎他们,一直追着那个“看不见的敌人”。

   几次摸到对方尾巴,但最终还是被那人逃掉。

   虽然没抓到对方,但也不是一无所获。

   最接近的一次,苏大为抄掉了对方的一个休息点,除了一堆篝火的余烬,还找到一些东西。

   苏大为伸手入怀里,摸出一柄小刀。

   这刀看起来不是唐制,刀鞘和刀柄用鱼皮包裹,嵌以玉石,显得十分精致。

   “倭人的刀。”

   苏大为喃喃的道。

   自己追的难道是倭人?

   倭人跟着陛下来到万年宫,暗中窥探,他们想做什么?

   天台山颇大,没有足够的人手,与对方这样“躲猫猫”,也不知何时才能真正抓到。

   这两个月,李治与长孙无忌之间,颇多间隙,似乎没有精力在意这些小事。

   只苦了苏大为他们。

   隆隆隆……

   洞外的水声突然变大起来。

   苏大为耳朵微动,下意识站起身:“什么声音?九郎,你听到了吗?”

   “水声,是水……”

   南九郎的脸色倏得变得惨白:“山……山洪!”

   永徽五年五月,夜。

   因暴雨,山洪爆发。

   大水冲向万年宫北门。

   一场可能改变大唐走向的变故,

   突然发生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