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第185章 “攘外必先安内!”

  “将军,信中可有言明刘虞伤势如何了?”

   “若刘虞伤重而亡,幽州必定大乱;即使刘虞无恙,此时的幽州也人心浮动,不得不防啊!”

   田丰作为随军谋士,自然也跟着张昊来到了蠡吾。

   当张昊看完急报,田丰也随之赶来。

   “这是书信,元皓先生请看!”

   “信中所言刘虞是腹部中刀,失血不少,对于一个老者而言,哪怕没有性命之忧,也是一次大灾大难。”

   张昊一边简要概述,一边也在思考接下要怎么办。

   田丰看着书信,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这...这行刺之人居然...居然姓刘?”

   “将军!这个刘不会是那个刘吧?”

   张昊没有说话,脸色意味不明。

   田丰放下书信,在沉吟了一会儿后问道:“将军是怎么想的?”

   张昊看着案桌上的舆图,反问道:“元皓先生又是如何认为的呢?这个时候我应该返回幽州安定人心吗?”

   田丰搜罗着脑海里的近期所有情报,分析一阵后开口了。

   “我认为将军应该返回幽州安定人心!”

   “为什么?”

   田丰捋着胡须,向张昊分析。

   “将军拿下幽州也才一年左右,刘虞的影响力还未完全从州中消退,州中依旧有许多百姓记得刘虞。”

   “今刘虞遇刺的消息一出,将军必须给州中百姓一个说法,否则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幽州生乱定会影响冀州战局!”

   “况且此事牵连到汉室宗亲,仅凭董昭一人,无法替将军做出一些重大的决定!”

   董昭是在张昊出征冀州前,就从辽东赶到蓟县的。

   张昊出征在外,董昭负责后方调度和处理幽州政事。

   而刘虞遇刺一事,

   如果是正常遇刺董昭还能处理,偏偏行刺之人姓刘这就有些难办了。

   对于这一点,张昊也是深以为然,长吁一口气后说道:

   “唉!元皓先生所言在理,攘外必先安内啊!”

   “刚刚接到张燕的书信,黑山军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本以为张燕出山是以泰山压顶之势给予袁绍一记重创,没想到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张燕怀疑黑山内部出了叛徒,正在彻查,短期之内只能做到帮忙牵制袁绍。”

   “如今幽州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可真是让袁本初好好喘了一口气!”

   张昊心中有些不甘。

   刚刚解决了公孙续,又有张燕相助,正是大举进攻袁绍的时机,可惜后劲不足,哪里都有问题。

   田丰宽慰了张昊几句。

   “将军倒也不用太过感到可惜,公孙瓒已灭,只要再拿下半个常山国,将军即可据有冀北之地,与袁绍分庭抗礼。”

   “袁绍其势并不弱,将军若想一口吃下冀州并不容易,即使强行吃下也难以消化,反会引得天下诸侯忌惮,从而共讨将军!”

   “对于冀州之地,将军还是缓图之吧,如将军所言,先安内,再攘外。”

   张昊也只是发发牢骚,该怎么做还是得怎么做的。

   于是,

   接下来张昊屯兵中山国边境的安国县,与袁绍进行对峙。

   在露了几天面之后,由潘凤、典韦护航返回幽州,安国这里则交给麴义。

   麴义这个人狂傲就不说了,张昊一走,要不是有管亥看着当即就想跟袁绍过两手。

   而留下管亥倒也不是为了制衡麴义,至少管亥这个元老在,麴义在行事前会多慎重考虑一下。

   当然,田丰也留在安国参与军议。

   同时,

   鲜于辅驻军武垣,所部兵马虽不多至少在河间国埋了个钉子。

   常山国有张燕这个外在威胁,和内部的赵云支持,徐晃倒是收复的很快。

   至于渤海郡的张合,袁军气势汹汹,张合已退守浮阳。

   关于这个没法,

   张合在一开始就是张昊分出的偏师,其部兵力不多,只是为了装腔作势威胁青州局势。

   现在青州局势渐稳,与张合对阵的韩猛作战勇猛,又新得了袁绍一军支援。

   张合即使想打也太过于弄险,还不如以守为攻,谋而后动。

   也就在张昊北还幽州的期间,曹操东进徐州。

   陶谦为挡曹操,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军小沛。

   刘备自此进入徐州世家豪强的视线之中。

   ......

   幽州,蓟县,刘虞府邸。

   因医匠嘱咐,

   齐周、赵该等人不敢打扰了刘虞的静养,只得在庭院中坐了一排的人。

   这时有兵卒小跑着闯入庭院站立,张昊随后迈步而入。

   “诸位!好久不见,我的辽东可还入得诸位之眼?”

   齐周等人立即起身,在迟疑了一两息后拱手致礼。

   “张将军!”

   “张将军!你终于回来了,刘使...额...刘公他...”

   张昊越过众人,暂时没有理会他们,兀自走进了充满草药味儿的屋子里,在看了一眼刘虞后才轻轻将门合上,向庭院中的众人说道:

   “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对于这件事,诸位怎么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