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321章 权力责任要对等

  姜云逸镇定地解释道:“殿下,只要踩准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就不存在皇权不下乡的问题。

   就算朝廷无法全面清理,那也要一块一块的重点清理,花上几年真功夫,把全天下都犁一遍,整个社会风气会好一大截。对于罪大恶极的,集中杀一批。”

   发动群众一直都是万金油战术。

   姬十三诧异道:“若此岂不是要冤杀许多人?”

   姜云逸肃然道:“朝廷从严把关死刑复核,死刑以下处置都简化下放。主要依据当地民意办理,只要当地多数老百姓认为某个人罪该万死,大致是错不了的。”

   姬十三不再多言,这个问题等真正启动的时候再仔细探讨也来得及。

   “运河开拓的其实主要是间接税和间接财源,但如果朝廷不好好谋划,这税大概是收不上来的。

   朝廷要收好税,首先要管控好免税,不然全是白费。先前本相叫司农寺集中盘点各项免税政策,我猜大概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内阁直接制定免税条例,由陛下御批后,下发给司农寺遵照处理,不在免税条例之内的,一律不免。

   监察司统计司按照免税条例监察和审计司农寺税收业务。恶人由内阁来做,司农寺只负责执行,应该就比较可行了。”

   卫无缺和卫无惊皆是低头神色怪异,这是明确指责司农寺没有担当了?

   如果司农寺不作为,那就不要跟内阁谈独立性问题,老老实实执行就行。

   “运河开通后税率如何调整、尤其是新税如何开征,统计司在与总商会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独立拿出个章程来。”

   姬十三有些牙疼地问道:“明相,此事踢开司农寺是不是不太好?”

   姜云逸淡然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烂账也不是十年八年形成的。叫司农寺单独处置的确难为他们了。所以内阁直接帮司农寺把最难的部分快刀斩乱麻了,这是切实减轻司农寺的负担,司农寺应该高兴才是。”

   姬十三被狠狠噎了一下,账是这么算的么?卫忠先听到怕不是要气死?

   姜云逸神色肃然地审视着一众帝国的新锐们,沉声道:“权力与责任始终是平衡的,至少诸位这里肯定不能既要权力又不担责任,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众人尽皆神色凛然,他们能坐在这里,自是各有背景,但进阶的天梯却握在明相手里,只有明相才能抬他们扶摇直上。

   跑得最快的荆无病已经代行吴郡守了,那可是吴郡啊,天下第一海贸大郡,剪除了所有地方大族的上上之郡,即将大规模公有化的上上之郡。

   “殿下,治国理政的事,没有哪件是容易的,朝廷必须拿出魄力来,该下重手的,一定要果断。

   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仍在发酵中的问题,暂时难以准确把握其全貌的问题,可以缓一缓,留待事情明朗了再出手。

   但这种积累了许多年的陈年旧账,等一等、缓一缓的思维要不得,因为后世子孙未必还有机会解决这些问题。

   尤其在改革的初期,那些历史遗留的深层次矛盾,能解决的,一定要抓紧历史机遇尽速快刀斩乱麻。一旦未来发展放缓,利益固化,失去新的红利牵引,再要解决问题可就难上加难了。”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还有这层关系牵扯其中。

   改革的红利许多人都闻到了,所以要趁着大家能看到新利益的当口,快速清理旧利益关系遗留的痼疾,这样旧的利益集团的反抗会弱化。如果没有新的利益牵引,旧的利益集团一定会殊死死反抗。

   “明确了当前开挖运河的主要目的,也就大致算清楚了运河开挖本身的政治经济账。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天下水网,到底该怎样布局?

   整体思路已经很明确,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全天下都用水网勾连起来。

   基于这个思路,咱们再来讨论可行性和难易的问题。可行性的问题本身也是难易的问题,难易的问题又决定着先后顺序。”

   姜云逸边讲边观察众人反应,见大家都没什么难理解的,便更快速地切入主题:

   “先易后难是确定无疑的,东线运河是一条非常好的思路,但因济水水量连年下降,使得原来东线运河重建难度和价值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先开西线通黄淮解决漕运问题就是最切实可行的第一选择。

   但因为江东的变故,又使事情出现了新的变化。据吴郡方面初步统计,此次吴郡方面抄没浮财超百万万之多,所以,两线运河一起修就成为了可能。”

   众人稍稍意外也不太意外,先前御前内阁临时会议上就提过此事了。

   “过去的运河,主要就是沟通中枢与江南,前周时是关中平原,世祖以来便是河洛平原。今日,我们要尽可能把更多好地方都勾连起来。

   比如,冀州,本也是天下膏腴之地,却一直不温不火,这里未来要建立重工业基地,需要养活大批脱离土地的工匠,运河北上势在必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