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169章 朝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选题报告会(壹)

  午后。

   内阁的一间会议室中,丙申年朝廷哲学社会科学选题报告会开始了!

   因为明相强烈要求,而逐渐流行起来的椭圆形会议桌前,姬十三独据一端,翰林院十四名庶吉士、编修虚坐在两侧,各个战战兢兢,明相主持、储君驾到,这阵仗绝对不小了。

   姜云逸很烦,姬十三不请自来,但也不能赶人。人家是储君,还是翰林院院判,掺和一脚没有任何问题。

   姬十三也很烦,这家伙是真的要架空他啊?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自己折腾了许多大事,自己若不主动出击,真就成摆设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立在一块可移动黑板前的明相身上,毫无疑问,今日他才是主角。

   姜云逸先朝着姬十三微微见礼后,便直奔主题,敲着黑板道:“瞧诸位都不大自在的样子,咱们就长话短说。”

   姬十三立刻见缝插针地安抚众人道:“孤与诸位一样紧张,生怕哪里做不好惹恼了明相。”

   十几位书呆子哪见过这种套路,一个个如遭雷击,茫然不知所措。

   姜云逸若有若无地瞪了竟敢当众挤兑他的姬十三一眼,又不好当面反击,只能暂时无视,赶紧直奔主题:

   “真正的学问人,绝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关键在于能学以致用。如何学以致用?本相以为,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明相请细说,何谓理论联系实际?”

   姬十三又打岔,姜云逸选择性无视,按照自己的节奏自顾自道:“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你从书中学到的东西与现实中的东西结合起来,这个结合不是瞎结合,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牵强附会,而是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有机结合,就是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共通之处,然后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是读死书永远也读不出来的境界。

   言归正传,翰林院首先是朝廷的翰林院,首要任务就是为朝廷治国理政贡献智慧。皓首穷经,把经义哲学向前推进一小步,这是贡献智慧;针对具体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这也是贡献智慧。

   所以,本相从朝廷眼下最紧要的几件大事入手,凝练了几个选题供各位进行研究。”

   讲到这里,姜云逸稍微顿了顿,然后拿起石灰笔,在黑板上唰唰写下四个大字:意识形态!

   “第一个重大研究工程,本相称之为‘大周帝国意识形态体系研究与建设工程’,要在大一统的天下格局、海纳诸子百家智慧的基础上,建构朝廷统一的意识形态体系,这是朝廷极为重要的大事,也理所当然的是翰林院的首要政治任务。

   朝廷希望用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建构起能够适应天下发展需要、符合朝廷治国理政方向、持久服务于天下繁荣稳定的意识形态体系。”

   听明相讲了一通,十四位书呆子目瞪口呆,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姬十三若有所思地问道:“明相,何谓意识形态?”

   姜云逸环顾一圈,将众人的疑惑尽收眼底,立刻解释道:“意识形态,简而言之,就是你信仰什么,以什么样的方法论认识和改造世界。”

   姬十三勃然色变道:“你是要百家归一?”

   储君都失态地道出明相真实意图,十四位书呆子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个震惊得无以复加。

   姜云逸肃然道:“储君言过其实了。自太祖开国至今已然六百载,大一统的天下格局早就形成,但思想上的一统却迟迟未到,这是极不正常的,也是极不合理的。”

   姬十三沉声问道:“你果真要罢黜百家?”

   姜云逸从容解释道:“非也,是用更大的耐心、更柔和的方式将大周智慧的精华融会贯通。天下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在这个统一的思想体系下,可以维持适度的内部多元化。”

   一开场就扔了王炸,翰林院的十四位书呆子都被震麻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忽然落在他们头上,既激动,又心情复杂,但为什么总感觉哪里不对呢?

   对呀,一统了之后,还有百家生存的余地么?

   稍微有些迟钝的书呆子们陆续反应过来,一个个面色惨白。这哪是肥差,分明是要逼他们自宫啊?

   可以想见,此事传扬出去,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尤其是诸子百家目前正围绕科举大纲吵得不可开胶。

   姬十三默然不语,心里同样毛毛的,便是父皇积威三十年,都未必敢碰这个天雷,自己还只是个刚刚上位的储君,竟立刻便要面对这等大事。

   一念及此,姬十三不由幽怨地看着姜云逸,如此大事,咋不提前通个气呢?孤可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这根本不敢轻易表态啊?

   姜云逸毫不退让地与姬十三对视,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大周帝国意识形态体系研究与建设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思想工程,做好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不好,人心动荡、遗祸无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