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108章 大龙吞蛟

  当!当!当!

   钟声响起,第八场,墨家经义。

   总分二十五分,分九题,前四题两分,中四题三分,压轴题五分。

   待得监考官飞快写下压轴题,士子们竟出奇的安静,已经麻了,无力吐槽了。

   先攻乎?非攻乎?

   陈明煜倒吸一口凉气。

   皇帝一力发动的北伐一触即发,这显然是先攻。

   但判卷的却是墨家先生们,而非攻正是墨家核心思想之一。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直接拉满,简直要拉断了。

   陈明煜深吸一口气,一边解答前面相对容易的题目,一边细细思量此题何解。前面道家经义压轴题他失分不少,这门一定要拿到更多分数。

   近黄昏,最后一科,术算!

   与法家、墨家经义结构一样,总分二十五分,分九题,前四题两分,中四题三分,压轴题五分。

   压轴题:

   北海有蛟,力五十一;一日,天降大龙,力一百;龙欲吞蛟,天神云:非十倍力不可吞之。龙与蛟战,每战各损力二十;龙十年复二十力,蛟二十年复二十力。问,几多年大龙可吞蛟?

   陈明煜微微一愣,好像就只是四则运算,用笨办法细细算了一遍,刚准备写答案,忽地感到不对,细细一思量,登时惊出一身冷汗。

   只要四则运算熟练掌握,这题并不难,但却坑人!

   天色擦黑。

   陈明煜无精打采地走出考场,抬头回望夜色下巍峨耸立的龙门,忽觉有些狰狞,这一日,竟如同过了一遭鬼门关?

   “呜呜呜!我不活了!”

   “呜呜呜!无颜见江左父老...”

   “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

   “畜生啊,畜生!”

   考场外,一片鬼哭狼嚎,许多士子如丧考妣,还有的恼羞成怒,直接破口大骂,附近守卫的右龙武卫士兵一头雾水,本想管管,但骂得人太多了,充耳不闻吧。

   忽地,一名士子摇摇晃晃,一头栽倒在地,幸好被附近士子七手八脚扶住,搀到一旁缓缓。

   这一遭鬼门关走下来,四万多士子心境大不同。

   考场旁边的商业街已经开张,但早就爆满,不用幻想,饿着肚子回城吃吧。

   “陈兄,考得如何?”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陈明煜回头一看,竟是关中李灵甫,当即苦笑一声:“只是寻常。”

   李灵甫压低声音玩笑地道:“这下明相名声怕是要臭大街了吧?”

   陈明煜哑然失笑:“反正他也不像是在乎的人,说不定还要在报上继续骂人。”

   二人坐在同一辆牛车上,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成排的牛车载得满满当当,衔尾接踵,走得极慢,被考试打散的士子虽不相熟,但也忍不住开始聊起来。

   “率兽食人是孟圣说的吧?我记得好像在哪看过?”

   “公明仪。”

   问话的士子直接晕倒在牛车上。

   “大龙吞蛟那道题是四十年还是五十年?”

   “三十年打完就可以吞了好吧?”

   “啊!让我死了吧!”

   问话的士子一头冲下牛车,就奔入夜色之中。

   随着考得外焦里嫩的士子们出笼,今秋科举的考题也迅速在洛都传扬开来。

   不仅士子鬼哭狼嚎,便是满朝公卿都被惊掉一地下巴,暗骂姜云逸不当人子,却也心中颇为庆幸,幸好自己早就上岸了,不然也要被姜云逸这畜生摁地摩擦一遍。

   今夜,洛都注定无法平静。

   有的士子纵情狂欢,有的士子借酒浇愁,有的士子聚在一起骂娘,还有的独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外面的喧嚣似乎吹不进仍旧肃穆的科举考场。

   考场内的文德楼,严阵以待的阅卷工作白天就开始了。

   禁军彻夜轮守,任何人不得进出,包括主考官姜云逸。

   阅卷官们各个神情凝重,有的还神色悲愤,姜云逸这考题,便是连他们都接受不能。但各家夫子三令五申,必须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判,不可因个人心念而毁千年文道大计。

   四万七千份考卷,每个考官平均要阅一千张。墨家先生要兼阅墨家经义和术算,法家先生要兼阅周律,儒家和道家先生要兼阅易经。

   姜云逸只给了阅卷官九天时间,每人每天要看一百多份试卷。

   遇到拿不准的,还得去逐级上报。

   左龙武卫大营,姜久烈看着手中的一份密报,久久无言。

   这密报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就是今日科举术算压轴题,大龙吞蛟。

   姜久烈一时竟猜不透那小子出这题到底是几个意思,关键是陛下竟然毫无原则地同意了?

   最直白的意思,就是一次灭不了燕国。

   这有唱衰北伐的意思,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确。

   但是,多打几次,又一定能灭。

   似乎能坚定周人的信心,一旦灭不了燕时,只要不大败亏输,就能有所缓颊。

   只不知,燕人看到这题会作何感想?

   那燕王小儿看到肯定要气炸了,若是他手段够强,或许激发起燕国同仇敌忾,若是不够强,燕国或许会人心浮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