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第245章 贾珍的怨念

  由于钱鹤的出面和雍乾帝有意轻拿轻放,贾蓉和尤青竹的私情没有在官方层面升级。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钱鹤的理由站不住脚,只是谁家都或多或少有些个腌臜事,参加早朝的官员本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想法没有加入弹劾,不然一旦开了先例,官员的私生活可以被拿到朝堂上弹劾,那么大夏官场岂不会乱套?

   所有人都保持一种默契。

   北静王无疑损失最大,他开启了四王八公内斗的序幕,御史张大人是谁的人大家心照不宣,更何况雍乾帝有意让北静王当众表态,可预见的贾家没有再依附北静王的可能,四王八公明面上不再包括贾家。

   其次四皇子的支持言论,也让官员们猜测,这位受皇帝喜爱的四子是不是和北静王一系有勾连?

   不过雍乾帝正值壮年,四皇子不明智啊!

   所有人心里都打着问号,现在还不是站队的时候,大夏已有太子,只要雍乾帝不废除太子,那么下一任皇帝就是太子赵历。

   而太子在年前和张家的联姻后,雍乾帝赋予他查看奏折的权力。

   查看奏折就是要培养太子理政的能力,东宫更有消息称太子妃张氏已有身孕,却不知为何没有公布出来。

   是以从一切表现看来,太子的位置坐得很稳。

   或许四皇子感到了危机,才在朝堂上和北静王一系示好?

   一切不得而知。

   若说贾蓉被弹劾受疮最大还是贾家,虽官方层面已有定论,但京城上层圈子在早朝后传开了贾蓉和继母苟且的小道消息,舆论对贾蓉是非常不利的,原来近年简在帝心的宁国府贾蓉还有这样的爱好。

   王子腾没有意外的登上贾府的门,从去年出发去漠南前那次登门后,这是第二次。

   荣禧堂内,贾赦、贾政、贾敬俱在,王子腾愤怒的表达了对贾家的不满或者是对贾蓉、贾敬的不满。

   对贾蓉的不满在于罔顾人伦,对贾敬的不满在于事先没有和他通气,导致他在朝堂上很被动,被御史怼的下不来台。

   贾蓉他看好的后辈,此人能文能武且具有赤子之心,多少次他都后悔没有及早发现,倘使早发现他必定运作贾蓉成为王家的女婿。

   王家同贾家的关系和四王八公的关系又有不同,早前王家势弱的时候,通过两代联姻的方式借助贾家的资源,到得现在贾王两家在外界看来好的如同穿一条裤子。

   若不是贾家出了贾蓉,以王子腾兵部尚书的官职已经不需要贾家在朝中的支持。

   可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王子腾从根本上还是一位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很深的人。

   荣禧堂内气氛十分凝重,王子腾直视贾敬。

   “敬老爷,子腾想要你一句实话。”

   贾敬很无奈,没想到反应最大的竟然是王子腾,他该如何表态?

   看看同样一脸正经模样的贾政,打死都不能说实话,否则这位顽固的堂兄弟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

   “子腾,你以为锦衣卫是吃素的?陛下用蓉哥儿会事先不调查清楚?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反应如何?”贾敬把雍乾帝拿出来背书。

   听了贾敬的回答,王子腾回忆朝堂上雍乾帝的态度,陛下是支持贾蓉的,他面容稍缓,雍乾帝在用人上还是比较谨慎。

   贾政观察到王子腾的变化,长松一口气,不住点头,他初听到事情时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对,对,王兄想必真是那御史子虚乌有想要陷害蓉哥儿,我寻常观蓉哥儿最为遵守礼法,断不能做出此等事。”

   而王子腾自动过滤掉贾政的话,妹夫什么样的人他最为清楚。

   隐晦的看眼云淡风轻的贾敬,王子腾张张嘴,终究没有继续追问,有些话点到即止。

   “子虚乌有就好,不过外界言论对蓉哥儿极为不利,原本他改土归流有功,我还想在朝中为他活动活动,也罢!京城的风也吹不到蜀中,就让他在成都府多待几年吧。”

   贾敬淡然一笑,原本就没想着让贾蓉挪动位置。

   “如此,朝中就有劳子腾了。”

   王子腾不想继续谈论,不管事情真假,至少雍乾帝态度明确没有动贾家的意思,这就够了,想起事情的始作俑者道:

   “如此一来,北静王那边还是不来往罢了,今日祸事全由他惹起,日后多加小心为是,陛下春秋鼎盛,还不到时候,且看着吧。”

   荣禧堂中陷入沉默,过得半晌,贾政才道:“哎!何以至此啊!”

   众人明白贾政话中意思。

   “哼,二弟,咱们家疏远其余诸家之日起就该想到今日。”

   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赦讥讽,“如今可好,得罪了北静王,咱们家日后还是安生些吧!”

   贾赦话里的意思自然是在抱怨,他早已习惯奢华的生活,这时候突然有一个政敌存在,让他心情十分不爽,而对于贾蓉是不是真的和死去的尤氏有染他不在乎,那小子要真做出此等事情还真是同道中人了。

   贾敬没有看两兄弟打嘴仗的兴趣,站起身道:“这几日东西两府都约束好下面人,不管外面如何,府里不要乱嚼舌根子,既是说长得像尤小娃,那老夫就去见见,也好安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