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第234章 启程

  雍乾六年二月十五日。

   宁国府正门大开,宁国府所在的宁荣街上停放着七八辆马车。

   今天是宁国府第五代嫡孙贾蓉出京上任的日子,意义非凡。

   贾家自第二代“代”字辈之后,除贾政在工部任职之外,贾家再无后辈在朝,皆是承袭的勋贵官位,没有实职。

   自贾蓉始贾家再次真正意义上重新参与进大夏权力游戏,与武威将军相比“成都知府”一职才是贾蓉真正的起点。

   从这一日起,荣宁两府往昔的政治资源将逐步开始慢慢向贾蓉身上倾斜。有人会问现在的贾家还有什么资源?的确,目前来看确实没有,但随着贾蓉入仕,这些看不见的资源将一一显现出来,当然随之而来也会有一些不想看贾家重新崛起的势力出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为当事人的贾蓉未必没有觉悟。

   成都知府一职是他和贾敬共同议定的,目的是为了远离朝堂猥琐发育。

   以现在贾蓉的能力,朝堂并不是最好选择,出京任职一来可以避免卷入朝堂风云,二来可以静观其变。

   上午,贾蓉在贾敬、贾珍的带领下祭拜祖先,而后出贾氏宗祠,出宁国府。

   此时宁国府大门外聚集了前来送行的贾氏族人。

   贾代儒、贾代修、贾赦、贾政、贾琏、贾宝玉、贾琮、贾环、贾蔷等贾氏男丁。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惜春等贾氏女眷。

   薛姨妈、薛宝钗、薛宝琴、邢袖烟、李纹等贾氏亲戚。

   还有不计其数的贾氏奴仆,直把宁荣街挤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的,送别贾蓉。

   贾蓉跟着贾敬、贾珍走出宁国府,看见乌泱泱的一片,内心是什么感觉他自己也说不好,这一刻他多少明白什么是“宗族”,宗族的观念他在心里之前从未有过。

   这些里面不管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假意,但在大夏这样的时代,所有人的命运皆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宗族可以有内斗,可以有各种矛盾,但最终的底线是保证宗族长远留存,而归根到现在的贾族,贾蓉毫无疑问代表了贾族的未来。

   也许有一日贾宝玉、贾兰等会超过他,但目前来说贾蓉就是焦点。

   贾蓉来到贾母跟前重重跪倒在地,对现在的贾家来说贾母还是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老祖宗,蓉今日出京,家里面就拜托老祖宗看顾了。”

   贾蓉当所有人的面给贾母下跪,就是想让贾母威慑贾氏族人。

   贾母看着跪倒在跟前的贾蓉略显激动,这个从前不看好的后辈,近几年的表现不能再让她满意,即使怎么看重宝玉,现今贾蓉在她心里的地位和宝玉无异。

   贾代儒、贾代修、贾赦、贾珍等人见着贾蓉如此知礼也很满意,不住的点头。

   林黛玉和史湘云则略带离愁看着自家夫君,不过脸上却强撑出笑容。

   贾敬一脸淡然,不经风历雨如何撑起贾家,他想的是前几日进宫和雍乾帝的对话,如今朝中有些人开始按耐不住了。

   贾宝玉是最伤心的,因为元春、探春、迎春都要随贾蓉一起离京,加上各自丫鬟大观园一下少了不少人,日后岂不是很无聊,看一眼薛宝钗等人又轻舒一口气,还好她们还在。

   人群中最复杂的莫过于王熙凤和薛宝钗,前者心里暗骂贾蓉没良心的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心里空落落的很,她最近和贾琏又争吵了几回,贾琏甩出休妻的狠话,说她无子,气的她这个月月事都没来。

   而薛宝钗内心苦涩,她都那样表明心迹贾蓉却依旧敬而远之。薛姨妈没有同意回金陵,反而还在撮合她和贾宝玉的事,要认命么?

   “好!好!好!蓉哥儿你且放心去,家里面若是有人作怪老婆子替你收拾了,谁要是给你拖后腿少不得老婆子将他逐出家谱,珍哥儿,老婆子有这权力的吧?”

   站在贾敬身后的贾珍讪笑,他这个族长没得一点权力,“老祖宗自然有。”

   贾母的话显然说给所有人听,贾珍回答的声音也比较大。

   贾蓉再拜!

   “蓉哥儿是个孝顺的,那蜀中当年先荣国也去过,山高路远,鸳鸯,你替我随蓉哥儿出京入蜀伺候蓉哥儿吧。”

   贾蓉磕完头正准备起身,就听到贾母要把鸳鸯给他,脑袋一空,这“伺候”是认真的么?

   “咳,老祖宗不可,鸳鸯一向在您跟前伺候怎能给我。”

   说这话时贾蓉隐晦的看一眼自家媳妇,见两人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心里一惊!不是正常反应。

   而作为当事人的鸳鸯听了贾母的话同样震惊,震惊之余有些窃喜,老太太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把她给贾蓉当身边人。

   又听贾蓉有拒绝的意思,内心忐忑万分。

   “蓉哥儿,就这么定了,谁为家族出力,老婆子就同样不吝啬赏赐。”贾母显然心意已决。

   好家伙,老太太这是拿他打样激励众人啊!

   又看了一眼史湘云和林黛玉,不知道怎么拒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