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女神闯汉末

第76章 乌桓内战二

带着女神闯汉末 悦宝凶猛 2149 2024-05-27 12:17

  在兵力占优,体力占优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轻敌而没有一战击溃蹋顿,这让乌延很是恼火。

   一面派人去向难楼求援,一面派人把俘虏和战利品先送回平刚城。

   蹋顿的这轮追击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不符合李骏的战略目标。

   战场离乌延老巢平刚城太近了,只有不到百里,这点距离对骑兵来说不用半日就到。

   这样的话对于幽州军来说,很可能就要和回援的乌桓骑兵硬碰硬。

   甚至有可能把平刚城变成主战场,让丘力居坐收渔翁之利。

   田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派人传信给关羽,建议调整目标先打上谷的难楼部落。

   关羽等人刚刚兵出卢龙塞就接到了田豫的传信。

   调整攻击目标这种事关羽不敢专断,马上派人请示李骏。

   “关二爷还是稚嫩了一些,还要好好培养才行”

   看完关羽来信,李骏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不过想想也是必然。

   这个时候的关羽还不是后来威震华夏的一方主帅。

   想到这里,李骏提笔回信

   “牢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具体战术由尔等自行斟酌。”

   接到回信的关羽知道李骏这是要放权给自己,于是招来张辽和张飞进行商议。

   这些日子的相处下来,关羽发现张辽果然如李骏所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对他十分器重。

   看完李骏回信,张辽便有些明白李骏的意思了

   “主公的意思其实和一开始没有变化,都是希望我们能够避实击虚,因此我建议采取国让的建议先打难楼部。”

   “俺也一样。”

   有了二人的支持,关羽便很干脆的下令全军调头,通过卢龙塞返回幽州境内。

   随后一万骑兵全军西进直奔上谷郡。

   右北平郡内,丘力居带领兵马已经会合了蹋顿部,加上田豫部,全军七千余兵马兵分两路向着乌延合围而去。

   兵力优势逆转,乌延也是心急如焚,带着剩下的不到五千人一路后退,很快退到了平刚城下。

   此时的平刚城早就因为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完全失去了昔日作为右北平郡治的辉煌。

   乌延也没准备学汉人据城死守,他只是在拖延时间等待难楼大军的到来。

   “父亲,难楼亲率一万骑兵已经到了平刚以西三百里,两日便可抵达”

   收到斥候消息,蹋顿便火急火燎地进入了牙帐

   “我建议尽快发动进攻,先击破乌延所部,再迎战难楼。”

   丘力居摇了摇头,随后看向田豫

   “田府君有何意见?”

   田豫也摇了摇头

   “我建议等,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乌延所部还有四千余兵马,若是我们进攻乌延所部伤亡过大岂不是会被难楼趁虚而入?”

   丘力居点了点头

   “英雄所见略同,传令后退五十里下寨,等待幽州军那边的消息。”

   “父亲……”

   “蹋顿,你要沉得住气,打仗不是好勇斗狠,要懂谋略”

   对于这个养子丘力居还是很看重的,一直想着培养他作为接班人

   “此战的关键是幽州军主力,当他们偷袭难楼部落得手,敌军必然军心混乱,那个时候才是我们一鼓作气反攻的时机。”

   “多谢父亲教诲,我懂了。”

   “好了,下去吧。”

   等蹋顿走了,田豫看向丘力居

   “丘力居大人对这个养子很重视啊。”

   丘力居叹了一口气

   “我儿子楼班不擅弓马,喜好你们汉人的诗书礼仪,不适合作为乌桓大人的继承人。”

   丘力居只是一阵感叹,而田豫却从中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

   丘力居能够随口说出这句话说明他这种心思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么楼班知不知道?

   作为丘力居的亲儿子,他只是不擅长武艺,但是绝对不是没有野心。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击败难楼和乌延之后,丘力居的实力必然更上一层楼,若是让他坐大必然会成为幽州的威胁。

   只靠苏仆延恐怕无法牵制丘力居,那么如果他们内部分裂呢?

   回到自己营帐之后的田豫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了很多。

   起床穿衣写了一封信,命人连夜送往卢龙塞交给李骏。

   “哈哈哈,好,好,国让果然是大将之材,很敏锐很有见地”

   李骏看完田豫的来信很是兴奋,一边称赞田豫,一边把信递给了一旁的戏忠。

   这次郭嘉留在蓟县协助张合和邹靖,李骏随身带的军师是戏忠。

   “主公,我看不如让主母那边派人和楼班接触一下,试探一下?”

   “怎么试探,难道上去直接问他有没有兴趣当乌桓单于?”

   戏忠摇了摇头

   “主公可让人联系楼班,就说愿意举荐他为一部乌桓大人,希望他能低价卖一批战马或者耕牛给我们。”

   李骏抚掌大笑

   “好,我这就写信给婉儿。”

   就在李骏他们谋划乌桓人之时,难楼的大军到达了平刚城,和乌延合兵一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