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崛起

第117章 正面对攻

大明崛起 一而再 2089 2024-05-27 12:17

  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城墙的缺口处,这里的厮杀最惨烈,也最直接。

   朱允炆深知,如果这里顶不住叛军的攻击,将一败涂地,兵败如山倒,如果朱棣进了城,可能再无和朱棣对抗的可能。

   这里必须要守住,死多少人也要守住。

   朱允炆站在城墙缺口处亲自指挥,弓箭,火铳,三段式阻击,朱允炆声嘶力竭地呐喊:“准备,射,准备......”

   独立团三段式阻击阵法已经训练过多次,运用得心应手。

   弓箭无时差地朝叛军射去,可没过多久,叛军还是冲到了城墙缺口处,瞬间弓箭的优势全无,只能展开最残酷,最直接的面对面白刃战。

   孙大提着大刀首当其冲,他是独立一团官最大的人,也是武力值最高的人,在孙大的带领下,独立一团凡是官位大的人全都冲了上去,百户周柏,吴四斤,何狗剩,张二蛋,王石头,士兵们在他们的带领下,也杀了上去。

   孙大冲了,孔祥怎可甘居人后,哇哇大喊着也率领独立二团的人冲了上去。

   他们两个团,谁也不愿意落后,勇猛无比,叛军哪招架得住这么猛的冲击。

   叛军也是人,都是大明的士兵,没什么特别之处,两军相遇,打的就是气势,独立一团和二团的人,他们不是和叛军在比气势,而是彼此在相互对比,不觉中,让他们的气势在逐节攀升,叛军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朱棣最能打的精锐是从宁王朱权手里得到的朵颜三卫,朵颜三卫是元朝遗兵,蒙古骑兵的战力,自不必多言,他们个个善骑射,冲击,如果是在平地作战,朵颜三卫战绩战无不胜。

   可现在是攻城战,城墙的缺口也不是平地,朱棣不可能派朵颜三卫上去攻击,根本发挥不出朵颜三卫的优势。

   朱棣也没想到,朝廷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支勇猛的军队,看着自己的部队一次次冲击,一次次被打退,伤亡惨重,后续部队已经开始出现畏战的情绪了。

   这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本想着把城门炸开了缺口,士气正盛,本可一举拿下,怎料会遭受如此猛烈的反击?为什么?这支队伍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又是谁在带领?

   朝廷那些武将,朱棣如数家珍,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些虾兵蟹将罢了。

   朱允炆来到这个世界时间也不短了,如此的战争场面,他也是第一见到,不觉中,肾上腺素激增,情绪激昂,几次要提着大刀冲上去,可几次都被小宝和他身边保护他的人给强行拦了下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皇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自从姚坊门和仙鹤门回来后,林忠三翻四次地交代过小宝,让他今后无论如何,必须阻止皇帝冲锋陷阵,即使皇帝发火,砍他的脑袋都不行。

   如果今后再看见皇帝冲锋陷阵,林忠会扒了小宝的皮,抽了他的筋。这是林忠给小宝下的死命令。

   林忠明白,皇帝现在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撑,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所有人的战斗士气,所以,皇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这里的战况太惨烈,没过多长时间,朱允炆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弊端。

   现在是独立团所有战力最强的人冲在最前面抵挡叛军的进攻,可叛军的攻击一轮接着一轮,独立团战力再强,他们也终究是人,终有体力不支的时候。

   把他们替换下来,谁顶上去?

   “独立二团,全体给我撤下来”

   朱允炆朝着孔祥和独立二团的人大喊道。

   可是战况太激烈,孔祥根本听不到皇帝的喊声。

   “小宝,快去,让孔祥和独立二团的人全部撤下来”

   “是,皇上”

   小宝转身交代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让他们保护好皇上,然后飞身蹦了出去。

   没一会儿,孔祥浑身是血来到朱允炆身边,不解地问道:“皇上,为什么要我们二团的撤下来?”

   “服从命令,让你们二团的人,在后面观战,保存体力,一会儿你们再换回独立一团的人”

   “是,皇上”,孔祥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率领独立二团的人全部撤了回来。

   缺口处,只剩下了孙大的独立一团,五千人守这个缺口都显得拥挤不堪。

   这时候,盛庸也来到了城墙倒塌的缺口处,他不由分说便要加入独立一团的战斗。

   “站住,盛庸,你干什么?”

   “皇上,我是独立团的人,我得去帮孙千户”,盛庸焦急地说道。

   “盛庸,现在布置给你一个任务,去把曹国公从佛宁门带回来的禁卫军集结起来,这支部队现在归你统辖,集结待命”

   “是,皇上”,盛庸不解,但是皇帝的命令他必须要去执行,皇帝的每个命令绝对有皇帝的计划。

   盛庸领命而去,朱允炆从内城带到观音门的禁卫军有一万人,前几天分兵去支援其他三个城门的时候,禁卫军被成了两部分,现在五千人归属了独立二团。

   李景隆带领的五千禁卫军从佛宁门回来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原来和他们一个系列的禁卫军,现在成了独立二团,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