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第515章 没结果

  一听到西境的名字,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这几乎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了,无论谁站出来都会让人心中一堵……

   好在文宣王性格‘懦弱’,再加上手上没有兵权,就算有心称霸也是力不从心,而且西境连年有的大小规模的冲突。

   相比安逸的铁卫军和玄甲军来说,西境黑羽骑更加骁勇,也更能打!

   只要黑羽骑还听命于朝廷,那文宣王便不能做出什么违逆之事来。

   可西境的动乱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

   若是北境再来这么一出……

   大周朝该怎么办?

   江山社稷该怎么办?

   说白了,两王能够如此安分守己免不了有周皇帝和曹太傅的功劳,因为有他们在两王都不敢轻举妄动。

   可如果有一天……就说如果……

   后面的继位者根本无畏惧呢!

   “陛下,如今已到了不得不抉择的时候了!”

   明堂内再次沉默……

   大概所有人心底里都知道地方诸侯总有一天会不受控制的,前朝不就是分封诸侯王最终才导致分裂么。

   可先帝的时代不同,那时候几位王爷都为大周朝出生入死,甚至还差点与先帝一起陨落在北方,如此情分作保能当上王爷情有可原。

   但……

   终究,好梦不长!

   “陛下。”

   不少醒悟过来的大臣也开始劝说。

   而以陈庭为首的稳重派依然觉得不应该大动干戈,免得生灵涂炭,或许可以分而治之!

   “陛下何不效仿前朝动用推恩,将镇北王权力划分,以此来削弱藩王岂不更好?”陈庭坚持说。

   在他看来一旦两边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那就是天下最动荡的时候了!

   一个西境还不够,再来一个北境。

   南境就算再稳定,但根基太弱,怎么与这些地区抗衡。

   兵戈,永远是下策!

   “陈院长此话太过理想,推恩已经过了数百年,又经过史家宣扬多年,现在再拿出来用难道不怕别人加以利用?!”吏部周正也站出来说话。

   “周大人难道觉得兵戎相见是上策?”

   “我只是说推恩,陈院长不用顾左右而言他。”

   到了这种时候在场众人各自心中恐怕都有自己的想法。

   王游也逐渐明白了今晚被叫过来的原因!

   许多看起来像是在互喷的争议,其实也是在给众人一个思考的机会……

   这东西到底合不合适?

   或者付出的代价会有多大!

   太史仲看着高台上的周皇帝,对方同样面色凝重,随即转头看向身后的诸位大臣。

   恰好这时候与王游目光相对!

   呃……

   “王大人,您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置?你是当朝近年来唯一参与过战争的人,你来说说北境的问题。”

   王游一直不说话就是想要看看风向。

   看看这朝堂上对镇北王的态度究竟是有多硬!

   现在看来以和为贵依然是大多数……要不然最高的那两位也不会迟迟不做回答。

   既然是这样的话。

   王游思考了一下,突然注意到周围的目光大部分转向了自己这边。

   也能理解。

   最近这半年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按部就班,唯独王游经手的几件事有着巨大的改变……首先从武选开始,就直接改变了大周朝几十年来的习惯。

   之后的兵甲一案更是将朝堂格局分割又重组!

   在其他大臣眼中,似乎跟自己有关的事情都变成了变革的事。

   所以自己的回答才能为了焦点……

   王游今后的处世之道是默默发展,积蓄力量,不能再语出惊人,主动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对抗镇北王?

   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决心。

   若是能对抗了还好,至少能将性命延续几年,可动摇周氏皇族的‘恶名’就永远戴到了自己头上!

   天长日久,自己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杨长松。

   而对抗不了,那就更简单了!

   乱臣贼子,误国误民……

   就算自己在南境还有点实力,可为了两王的安稳,大周皇帝和大殿群臣不会让自己好过的。

   总之,这件事自己不能主动承担下来,甚至连像样的意见都不能提……

   混子说话呗,谁不会呢!

   “回陛下,令公……臣觉得既然两边可能走上对峙的局面,那我们应该掂量一下双方的力量悬殊,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人口,财富,甚至是兵卒与江湖力量都算要在内,只要把这些算明白了,那这件事到底干不干预,就有数了!”

   说了一堆,

   又等于没有说!

   这些计算谁不知道呢!

   但确实也重要……

   太史仲一时间也找不到好的话来说,只当王游没想好,所以将各自的资本拿出来说事。

   “也罢,此事关乎朝廷与北境之间的关系,理当慎之又慎!”

   王游沉默下来。

   之后又有几位大臣说了一堆……

   反正大致的意思也差不多。

   北境世子弄了这么一个东西,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不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