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

第414章 一直等待的举报

  “学生于家中埋头苦读多年,也幸得拙作,今日见到侍郎大人亲临,喜不自胜……还望得到大人指点一二!”

   说着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一篇文章呈上。

   除了主稿外居然还有副稿!

   一篇就放到王游桌上,另一篇则是由旁边声音大的随从来宣读……

   此时的王游在高位上已经坐了快半小时了。

   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兴趣,可到现在已经开始乏了!

   说是文坛盛会,感觉更像是现场考评……

   料想这东西的初衷,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几乎都是学生们拿出自己呕心沥血的上等作品来展示,一边读给在场的众人听,一边也向高台上的人请教。

   说白了,就是多留下一些印象!

   几乎每个时期都有用人之际,而能够给高台上,或者说周围那一圈达官贵人的子嗣留下好印象的人。

   未来若有什么需要,肯定是第一个想起对方来!

   而因为王游的到来,高台上的布局都变了。

   九公主虽是皇家公主,但在文人眼中没有权威,所以这首席的位置依然是陈庭。

   然王游的地位也不一般。

   主要是官职,然后自身还有作品能够站稳脚……再加上刚才闹那么一出后,陈庭可不敢再怠慢对方。

   就算强忍着不自在也要给王游安排一个跟自己平等的位置。

   所以高台上是变成了双首席位置!

   还有更有趣的一点……陈庭不想跟王游坐得太近,两边的中间就空出了很大一截。

   从台下看过来就好像左边和右边一样。

   这么一来台上台下的人也好像看明白了,分别开始往两边坐。

   就连上前来展示的学生,也开始在陈庭和王游之前做选择!

   不得不说陈庭的确是翰林院之首。

   评论其诗词来头头是道,并且在很多文人眼中对方才是大儒,从开始几个会向王游这边‘投诚’之后,后面的人即便向王游请教了,也会多问一句陈庭。

   并且今天的陈庭像是憋住了一口气一样,一定要在王游面前展现出自己翰林院首的身份。

   以前惜字如金,

   今天口若悬河……

   这让王游心中苦笑。

   也难为了这位院长,这么大年纪了也要维护自己的地位。

   说实话王游心底里不太喜欢一直抄着诗词走……又不是看网络小说,把唐宋诗词的名篇抄个遍就是诗圣了。

   【震惊,诗圣竟是我自己!】

   其实千古名家大多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一次把所有风格来了一遍太过诡异了。

   如辛幼安那样的全才终是历史少有……且即便是他也难写出前人诗仙的飘逸,以及后人纳兰的那种哀感顽艳。

   所以一人之力终是有上限。

   而且当下的朝廷自己已经无需再用这些来证明什么,反倒是还要跟学院派怄气。

   得不偿失!

   但也不是任由他们毫无节制的嘲讽,偶尔有些时候露出一两句千古名句,也能提高一下逼格!

   不用整篇诗的来,这样代入意境还不契合,关键王游也背不了这么多诗词啊。

   欸~

   自己的遭遇不断在提醒后来可能穿越的人。

   好好读书,好好背书。

   指不定穿越就用上了!

   ……

   随着下人大声的朗读,台下的人也开始窃窃私语。

   这居然是一首边塞的文章,讲述着‘他’到边塞守关,对路程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算是好文章……

   不过还挺有针对性啊!

   台下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了。

   通常的学生大多借古讽今的,或者自命高人的,以及一些能够虚心请教的。

   但很少有边关文章,再加上今天正好兵部侍郎也来了!

   这针对性,能不让人起疑么。

   “好家伙,原来已经有人猜到王大人会过来了。”

   “欸,其实也有可能……王大人来京城不是什么秘密,肯定有人知道啊,当然会有赌的人……没想到这人赌对了!厉害!”

   私底下有人开始竖起了大拇指。

   王游这边则是在听完后看着对方。

   同样二十出头的年纪……

   “文章是好文章,不知你之前可是在边塞服役过?”王游说。

   下面的学生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

   “学生并未从军。不过家中有哥哥去了边塞,这篇文章是以他来写的。”

   无论古今,都有这种虚构故事的事情,王游记得自己读书那会儿也是从作文本上抄故事来写,压根也没去过那些地方。

   所以没什么大碍。

   但这种话在对面的人听起来就忍不住了。

   “哼,又是个趋炎附势的书生!”孙君宇不耐烦的说。

   自己没去过,又专门写边塞从军,为什么……不就是看在人家是兵部侍郎么。

   恶心!

   王游转头看了一眼。

   孙君宇撇过头。

   倒是他旁边的陈月仪憋得脸红急忙开口。

   “王公……王大人,我丈夫腿伤还没好,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