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在下崇祯

第519章 父子相谈

在下崇祯 星辰晚 2102 2024-05-27 12:37

  兵部车驾司侍郎卢象升缓步走进乾清宫中,“臣卢象升,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

   “谢陛下。”

   朱由检看向卢象升,“卢侍郎,你如今管着车架司,这铁路修到哪里了?”

   “回禀陛下,按照原定的规划,铁路在直隶试行成功后,便着手修建北京到南京的铁路。”

   “现有铁路以京师为起点,向南经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已经修到了河南的开封府。”

   “修建过程中可曾遇到什么困难?”朱由检问道。

   “圣明不过陛下,铁路修建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不足,虽然从交趾、南洋征调了大批劳工,但随着铁路修建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手也愈发显得不够用了。”

   “人手不够用,那就再征调一些人手。南洋、交趾、东瀛,人不有的是吗。”

   “铁路两旁卫所的设立如何了?”

   “回禀陛下,铁路两旁根据实际地形以及府县区域规划,设立百户所和千户所,用以维护铁路秩序、日常维修,目前来看,颇有成效。”

   朱由检又问道:“那遇到百姓偷拆铁轨的情况,你们兵部车架司是如何处理的呢?”

   “回禀陛下,兵部车架司管理的铁路两旁的卫所,与之前的卫所完全不同,兵部也没有刑名之权。通常遇到百姓偷拆铁轨的情况,都是士兵抓捕简单审问后,再交由当地官府按律处置。”

   “只是,如此一来,有些繁琐,甚至有的地方官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搪塞应对,推诿扯皮。”

   朱由检早有打算,“那以后铁路上的犯人,以后就不要再交给地方官府了。铁路两侧十五丈之内,皆是兵部车架司及其治下卫所的管辖范围。”

   “凡是在这个范围内触犯律法之人,就由你们兵部车架司的人员直接审理。待形成案卷之后,再移交给地方都察院,由他们审核后再让大理寺判决,就不必再经过地方官府了。”

   “稍后就让内阁会同都察院和大理寺,向各省府州县下一则关于此事的公文。”

   卢象升站起身来,“臣多谢陛下体恤。”

   “不用谢朕,朕体恤你了,你想着体恤体恤朕就行了。”

   “直隶、山东、河南一带,多是平原,铁路修建起来相对容易,越往走南山地越多,你要多加点注意,不能耽误工期。”

   “臣遵旨。”

   “下去吧。”

   “臣告退。”

   卢象升刚离开,王承恩就走了过来,“皇爷,皇后娘娘派人送来了消息,陈选侍刚刚为您添了一位公主。”

   王承恩口中的陈选侍,就是陈圆圆。

   还是如历史上那般,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在江南网罗到了陈圆圆,并送到了宫中。

   在宫中女官查验后,就送到了朱由检的身边。

   历史上陈圆圆被送到崇祯皇帝身边时,大明朝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哪有心思干那么多事,再加上崇祯皇帝本人不好女色,陈圆圆就被送了回去。

   可是现在,大明朝的情况逐渐好转,朱由检本人,也有精力。田弘遇都把陈圆圆送来了,那要是不收,多不好呀。

   所以,陈圆圆就被留在了宫中,封了选侍。去年添了一子,今年又添了一女。

   朱由检听到王承恩的话后,点了点头,“一切照例优待即可。”

   “奴婢明白。”

   “太子现在在哪?”

   “回皇爷,太子殿下现在应该在御马监练习骑射呢,曹化淳曹公公在一旁陪同。”

   “把太子叫到乾清宫来,另外把军令总长陈奇瑜,军需总长惠安伯张庆臻也叫过来。”

   “让陈奇瑜把对日本的作战计划一并带来。”

   “是。”

   惠安伯张庆臻,原来是军需次长,出于军需压力考虑,军需总长是由朱由检亲自兼任。

   现在经过大规模的屯田以及南洋的供应,粮草压力已经大大减轻,所以,朱由检就不再兼任军需总长,原军需次长惠安伯张庆臻晋升军需总长。

   起初,惠安伯张庆臻根本就不敢接任,因为军需总长之前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他作为臣子,哪敢僭越。

   最后还是朱由检下旨,惠安伯张庆臻这才接任军需总长。

   很快,太子朱慈烺,军令总长陈奇瑜,军需总长惠安伯张庆臻就来到了乾清宫。

   “儿臣参见父皇。”

   “臣等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父皇(陛下)。”

   朱由检看向军令总长陈奇瑜,“陈总长,东瀛的消息锦衣卫也传回来了,你这对日本的作战计划可做好了?”

   “回禀陛下,臣已经做好了。”

   一名小太监当即捧着作战计划,恭恭敬敬的走到朱由检身侧,“陛下。”

   朱由检接过后,大致翻阅了一遍,无非就是那一套,海陆并进。

   这也是最合适且最有效的方法了,日本是个岛国,想收复它,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朱由检看完后递给了王承恩,“给太子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