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女尊战国,目标:大秦帝太后

第41章 袭营

  函谷关矮城楼上。

   吕不韦正在制定作战计划。

   面对春申君十万大军,以及未赶来的二十万援军,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只是吕不韦并不擅长兵法。

   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作战。

   率领一万人作战,与率领十万人作战,可是两码事。

   各军的配合,兵种的搭配等等,都是足以影响全面战争的因素。

   吕不韦一个头,两个大。

   深感焦虑。

   她环视周围诸将,“诸位,可有应敌之策?”

   “启禀文信侯。”一名年轻女将当即拱手,“末将认为,如今黄歇知我等兵力,不愿前来攻城,应是在等待楚国的援军。依末将看,应居于函谷关内,依靠函谷关之天险而守之。如此,纵使黄歇有雄兵百万,亦难以踏足函谷关半步。”

   这女将说的有些道理。

   只要占据函谷关,依靠函谷关的天然地势而守,肯定能抵挡住楚国的进攻。

   这是极其稳妥的方法。

   但并不符合吕不韦的心意,以及战略目的。

   虽然能守住函谷关,但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将会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而这种局面,对于秦国极其不利。

   因为蒙骛所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还被堵在魏国。

   如果形成拉锯战。

   蒙骛便孤立无援,陷入险地之中。

   并且无论是赵姬,还是芈宸,都希望她能够尽快结束秦楚之间的战争。

   最好能打出一场极其漂亮的战役。

   吕不韦环视众人,“还有何策?”

   虽未直接出言,拒绝女将提出的决议,但所有人都清楚。

   稳妥的方法,已经被吕不韦给否决了。

   众人陷入了沉思。

   倒不是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而是觉得其他办法,相比较那个稳妥之策而言,太过于冒险。

   谁都不想,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毕竟要是出了意外。

   秦国很有可能丢失函谷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秦国进军天下的门户。

   吕不韦见众人不说话。

   哪里不知晓众人这是有所顾忌。

   她立刻说道:“诸位请畅所欲言。”

   一名老态龙钟的老妪出言道:“虽可占据地利而守,但是可别忘了,楚国已经发兵二十万支援黄歇,还有韩国与东周公国,也相继增派援兵。我等若按兵不动,黄歇手下的军队恐怕会越聚越多。到时候,函谷关危矣。”

   “老将军这是说的哪里话?”原本提出稳妥之策的女将开口道:“老将军莫要增别人势气,灭自己的威风。”

   她看向老妪,“纵使黄歇有百万大军,又能如何?我等照样能让楚国之军,无法踏越函谷关一步。”

   见女将反驳自己,老妪也不生气,而是不紧不慢的说道:“那蒙骛呢?”

   “蒙骛?”女将一时没反应过来,“这和蒙将军有何干系?”

   “若春申君久攻不下,弃函谷关而围蒙骛,我等又该如何?难道我等也弃函谷关,而去援救?”

   “老将军话中带理。”吕不韦如获至宝,询问老妪道:“敢问老将军是何姓名?之前为何没听说过老将军之名?”

   “文信侯谬赞,某乃王翦,曾追随武安君伐赵。后来···。”

   话说到这,王翦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吕不韦明白。

   王翦肯定被认为是白起一脉,后受赢稷的打压,而不得以重用。

   如今再度出山,还多亏了此次楚国兵围函谷关。

   正如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话。

   吕不韦一眼便看出这个王翦是一个有大本事之人。

   论行军打仗,吕不韦自愧不如别人。

   但论眼光毒辣。

   天底下还没有几人,是她的对手。

   吕不韦恭敬的向王翦请教道:“依老将军看,我等该如何行事?”

   王翦拱手行了一礼,“依老妇所见,当以攻代守,以全力击溃黄歇的十数万大军。如此既能动摇楚人军心,又能让楚王有所顾忌,从而让还未抵达函谷关的二十万大军,就此败退。”

   顿了一顿,王翦继续说道:“就算楚王不退,诸如韩,东周公国也会考虑是否真的要与大秦为敌。再者,我等还可以以逸待劳,谋求机会,挫败楚人的二十万支援之军。到时候,楚人军心沦丧,再无战意。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某将敢肯定,只要能击败楚人,天下再无人能敢与我大秦为敌。我大秦可挥师南下,占领韩国与东周公国。”

   她对吕不韦拱手道:“文信侯,老妇愿率领五万人,趁夜袭击黄歇大营。斩下黄歇头颅,送予文信侯饮酒。”

   吕不韦听后,很认真的说道:“老将军之才,不韦愧不如也。若此计功成,不韦愿拜老将军为副帅,定向大王为老将军请功。”

   为了配合王翦的夜袭之策。

   吕不韦亲自找到了许寇。

   命令许寇全力相助。

   有赵姬的信件吩咐,许寇自然遵从。

   当即下令让万余人铁甲军做好出征的准备。

   同时让两万辅骑随军出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