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最后一顿白米饭
是夜,赵烨的府上,也只亮起一盏灯笼,清雅而寡淡。府中下人,都已经是睡去了。除了那些,还有巡夜的家丁们。
家丁走过时,也会看一眼唯一亮起的那一盏灯。
他们并不知道,自家的老爷,究竟是怎么了。平常的这个时候,一定是已经睡下了。而今天,主屋一直都是亮着灯。
“怎么回事,老爷还不睡。”
“谁知道呢,听说昨儿是开国公来了咱们府上。”
蜡烛下,赵烨将写好的折子,又一次揉成团,扔在一边。
整个人,精神都是十分的萎靡。两只眼睛,浑浊且无神。那一双手,无力的握住笔杆,虚虚的写下几个字。
“什么时辰了。”赵烨突然大叫一声。
站在门外的管家,匆忙把门推开,“老爷,翻鱼肚白了。再过半个时辰,您就该上朝去了。小的,还依着往常那样,给您预备好官服?”
管家试着问了一句,而赵烨却是死死的盯着眼前的白纸,半天就没说话。
“老爷...”管家又叫了一声。
赵烨废力的抬起手,声音嘶哑无力,“行,知道了,你就去预备官服吧。还有,去告诉夫人,让她回趟娘家。若是她娘家不愿帮这个忙,就让夫人带着少爷,别回来了。”
赵烨的夫人钱氏,是原礼部尚书钱敏之女。
两家联姻之后,赵烨官位也是步步高升,直到做了这户部侍郎。而钱敏,虽是赋闲在家。但朝中多数官员,还得尊一声钱敏为恩师。
门,又关上了。
赵烨长叹一口气,握紧拳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只为贪这几两的银子,却落得一个要被满门抄斩的下场。自作孽,不可活。”
白天时,常升让赵烨供出的那一份名单。
名单上,人数之多,足以让赵烨胆寒。他知道,即便是保住了性命,这户部侍郎他也是当到头了。
而其中,也有不少,并未参与其中,只是与几位主犯关系匪浅。
“这些人,可都是冤枉的。万一日后翻了供...”
常升抓住赵烨的手腕,阴森森的笑道,“当初,胡惟庸一案中,可也有不少是冤枉的。可他们,死就死在与胡惟庸、汪广洋有来往。再说了,皇爷定的案子,日后谁敢翻供。”
这话入了耳,赵烨才知道,这哪是查鼎轩阁贪腐一案。
这分明是要把一个群体,给连根拔起。就像当年,被连根拔起的胡惟庸、汪广洋一样。
“冤枉不冤枉,不是他们说了算,也不是会审三司说了算。你可得在心里头,好好的掂量掂量,大明朝的皇帝,到底是谁。”
常升这最后一句话,彻底浇灭了赵烨全部的希望。
胡惟庸案,是为儿子立威。
而这一次,自然又是为孙子起势。
但无论是儿子还是孙子,他们可都是姓朱。
想到这儿,赵烨摇摇头,将常升给他的名单,自己用手抄录了一份。
早朝之后,这些同僚可就见不到了。
“来人,传早膳。这恐怕,是老爷我吃的最后一顿白米饭了。”
...............................................................
头,“陛下,这是司礼监的赵公公说出来的。这是闲暇时,奴婢几个在一块儿闲聊,于是多说了几
洪武元年起进宫,直到今年。赵二喜在宫里,整整伺候了十七年的时间。十七年里,不少
瘁。他转身去看朱元璋,显得有些委屈,“皇爷爷,常家几个对您的忠心,日月可鉴。这是有人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的眼睛,愣愣的发神,“别急,咱说了多少次了,遇事,万万不可自己先乱
虽然担心自己父亲的身体,但徐允恭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做的好了,徐家还能得个魏国公
过去,“怎么着,现在送你们先回府吧。你看这天,也暗了下来。宫门、城门,怕是已经都给关
不得有丝毫的耽搁。沿途驿站,已由兵部、户部,打点好了。给我们备上最好的马,一路的吃食和草料。”
来,跑到徐氏面前,行一个礼,“侄儿见过四婶了。听说,四婶出城又回。如今又要出城,特替母亲来送。”
一人站着,警戒四周。一人坐着,打盹充神。只有在巡查经过时,站着的那位,才会一脚把打瞌
徐氏一只手,在朱高炽的小圆脸上,不停的抚摸,眼眶里渗出泪水,“儿啊,到了你爹那儿,
间,对宵禁没有严格的限制。基本在打更前,都可在街上走动。不过也能随处可见,到处巡查的
平,告诉老三(徐增寿),让他别犯浑。他该是谁的人,他心里头清楚。真让皇爷和吴王抓着把
么。真到了该请罪的地步,你就该和皇爷爷、父亲去请罪,而不是孤。孤杀不了你,却也救不了
淡,明星渐稀。天边一处,泛起了白光,连接天地南北交界处。距离北平越近,徐氏就越是心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