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

第536章 冷暖

  这已经不知是第几日了,从原先的牢房换到了另外一间。屋顶的那个小窗,也不见了踪影。

   换来的,是一整天的暗无天日。完全分不清,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如此几天,朱橚与李景隆两个人,就已经是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

   朱橚瘫坐在干草堆上,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一处发呆。

   脑子里,不断的回想着,那一天朱允熥在饭桌上,与他说的种种。

   这天下,终归是要到朱标手上的。

   即便是朱标能容得下他们这群兄弟,那再往后的朱允熥,能不能容下他们这群叔叔呢。

   从这些年的种种来看,朱允熥对他们这些叔叔,可谓是防备到了极致。

   换大营,卸兵权。

   怎么来看,也是朝廷在防范着他们这些藩王。只是,朱元璋与朱标二人,何须防着他们,他们也不敢在朱元璋、朱标眼皮子底下放肆。

   唯一要防着他们的,就是他们的这位侄子了。

   “周王,您还在想着那事呢?”

   朱橚苦笑,有些埋怨李景隆,“曹国公,你何必惹怒他呢。如今倒好,你我都在这刑部大牢里,出不去。”

   “没事...”

   说着时,李景隆看似有些敷衍,可他心底却清楚的很。

   动一动嘴的功夫,刑部大牢的牢头,提着一大串钥匙,手里捧着一盏蜡烛,一摇一晃的走过来。

   抬高蜡烛,看一眼牢号,再照一照里头,笑着说道,“周王殿下,给您道喜了。太子爷让刑部的人,送来旨意。您这边可出去,回家自省去了。”

   “小的与您多句嘴,都是一家子,说几句好话,服个软。皇爷与太子爷,也不能深究您不是。”

   开了牢门,牢头趴在地上,给朱橚收拾东西。

   别的犯人,都是有脚镣,唯独朱橚没有。穿着锦服,在大牢里,恐怕整个大明朝也只此一人。

   “旨意来了?”

   一听这个,朱橚来了精神。

   果然,就如同朱允熥前几日说的那样,朱橚开始居家自省。这也终于是让朱橚,几日来得到了舒缓。

   牢头起身,极具讨好的笑,“旨意到了,您出去就能见着了。”

   圣旨不进牢房,这是规矩。

   就在朱橚抬脚迈出去时,牢头瞅准时候,扶着朱橚,“殿下,您慢着些,小的来扶着您。”

   在刑部大牢这几日,虽说没遭什么罪,可朱橚过得也不舒坦。

   从他进来一直到今日之前,朱橚都没见过牢头。有的只是几个狱卒过来,给他送些酒菜。

   虽说牢头没必要一定得来见他一面,可今天自己要出去时,牢头的热情,还是让朱橚感受到了冷暖不同。

   废掉的王爷,不如庶民。

   “曹国公,您呢。”

   李景隆笑呵呵的样子,眯起眼睛,“殿下,您先去吧。下官不出几日,就能出去找你喝酒去。”

   又适时的加上一句,“吴王在皇爷那儿,给您求情,可没给下官求情。这地方,下官还得继续呆上几天。再出去,又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了。”

   牢头做一个请的手势,“殿下,您这边请。太子与晋王殿下,在等着与您说话呢。”

   ...............................................................

   听着这一句抱怨,朱标微微的皱眉,没有说话。

   朱标有些走神,“父皇定下的事儿,你就别抱怨了。抱怨几句,就能让父皇收回旨意不成?”

   可是听说,熥儿这些天,总跑永安宫。甚至,有些旨意,都是老爷子口述,熥儿手书的。”

   他呆呆的看着永安宫外头的御阶,看的入神。一炷香之前,他的二叔,大明秦王朱樉。就

   神。一炷香之前,他的二叔,大明秦王朱樉。就是站在那个位置,听不出是什么样的口气。说出

   一紧一松之间,竟已经过了不少的功夫。脑子里想着事儿,日子过得也快。

   耳边,还是朱元璋的声音,打断朱允熥的思绪。把头转过去,朱允熥有些委屈。他没觉得自

   毛镶应声去了,又留下朱元璋和朱允熥两个人。

   “你二叔,这是去你爹那儿,告状去了。”朱元璋轻轻的一笑,“指不定,要怎么编排你呢。咱

   元璋轻轻的一笑,“指不定,要怎么编排你呢。咱倒是觉得好笑,他那么大人了,却和一个孩子,

   尤其的是,他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专门写折子送到京城来,只为了向朱元璋告状。不止一

   “二叔让孙儿,给他一条生路。孙儿却不知道,这该从何说起呢。”

   从咱嘴里说出来了,那就是金口玉言。天皇老子来了,那也变不了。所以,大孙。给不给他一条

   来了,那也变不了。所以,大孙。给不给他一条生路,这该是皇帝说了算。他只要是臣,那他就

   最后两个字,朱允熥不敢说出口。古有言:有能君者,善听,善纳。

   允熥,若有所思,“不顾百姓死活的,那才是昏君。百人百口,你都去听,听到啥时候去。有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