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261章 溪峒兵出动

  涪陵城外,万余人在夜色中快速行进。

   队伍的最前面是百余人组成的小队,他们身穿土家族,苗族等族服饰。背着长弓,腰间挂着各式各样的武器。

   除了少数人穿着自制的藤甲和藤盔外,绝大多人数都没有甲胄。藤甲被制作成马甲的形状,没有肩甲和腿甲,表面刷桐油,轻便防水可挡刀剑。

   他们分为四队,分别站在涪陵城东西南北四门之外,蓄势待发。

   涪陵城中一座院落内,数百人正在熟睡。

   这里早已被征用为营房,里面住的都是士兵和临时招募的百姓。

   “杀!”

   城外突然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熟睡的士兵们被喊杀声吵醒,随后一个明军头领拿着武器冲进院落大喊:“流贼夜袭,流贼夜袭!快给老子滚起来,上城墙作战。”

   喊完之后,他立刻踹开下一座院落的房门,重复大喊。

   院子中的士兵一边穿衣服一边低声商议:“咱们的人终于来了!”

   “咱们?”一个百姓茫然的看着其他人,“咱们的人不是在城内吗?”

   噗嗤!

   长刀直接扎进那名百姓的后背,刀尖贯胸而出,尸体倒地。

   行凶之人拍着胸脯松了口气:“好悬,差点就暴露了,这厮不是咱们的人。”

   其余人没有责怪,而是继续商量:“干不干?怎么干?”

   他们都是李定国提前安插进来的内奸,等城外攻城时趁机作乱打开城门,放友军进城。

   现在城外开始攻城,他们必须想办法回应。

   “就像以前一样,一会全部去东城门附近趁乱打开城门。”

   “好!”简单商议后,这些人迅速散开。

   随着喊杀声越来越近,城头上的士兵隐约间已经看到了地面的人影。

   “流贼攻上来了,兄弟们拿家伙准备好,等他们走近了再打!”城墙上的明军将领大声喊道。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放在城下时,涪陵城东门发生了意外。

   咔嚓!

   “啊!”利器刺穿身体的声音,惨叫声不断响起。

   李定国安插的内奸见友军攻上来,立刻偷袭那些没有防备的明军。

   他们手中拿着长矛,刀,盾等各种武器防具,对准身边的明军痛下死手。

   明军和其他百姓没有任何防备,顷刻间被杀了百余人。

   “放吊桥!”为首的内奸喊道。

   等吊桥被放下后,他们立刻将吊桥的绳索砍断,随后带人冲下城墙,杀向城门洞。

   他们冲下城墙来到城门洞前顿时停下了脚步。

   因为此时的城门洞里站满了人。

   这些人身穿甲胄,一手拿兵器,一手举着火把,正目光阴冷的盯着他们。

   “你...你们是谁?”内奸声音颤抖着问。

   “秦良玉。”

   内奸顿时一愣,看向说话之人。

   只见此人面白如玉,双目有神,顶盔掼甲手持长矛。虽然年纪看起来十分苍老,却给人一种老而不衰的感觉。

   尤其是那双眼,威严的让人不敢直视。

   “秦...秦总督,”带头的内奸明显慌了,他咽了口唾沫解释道:“我们是...”

   “闭嘴!”秦良玉横眉冷目:“攀附流贼,陷我城池,害我军民,罪不可恕。来人,将这些人全都拿了,就地处死!”

   数不清的士兵迅速过来,将这些内奸团团包围。

   面对数倍之敌,看着冷森森的长矛,内奸们顿时慌了。

   为首之人知道无法继续掩盖身份,索性跪在地上求饶道:“冤枉啊!我等都是大明子民,平日里没做过坏事,受流贼胁迫才混入城中成为内奸,求秦总督饶了我等的性命。”

   “求秦总督饶命!”几百内奸同时下跪,眼神可怜。

   秦良玉冷冷一笑:“前脚刚杀了我的人,后脚就要打开城门,现在跟我说没做过坏事?可笑!”

   “动手。”秦良玉懒得听他们狡辩,直接挥手下达了军令。

   不消片刻,数百内奸被乱枪戳死,尸体倒了一地。

   紧接着,秦良玉命人打开城门走了出去。

   外面攻城的人并非流贼,而是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从各处招募的溪峒兵。他们在黑夜中假扮流贼佯装攻城,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城中的内奸。

   现在内奸已除,也该让他们进城了。

   马万年快步走到秦良玉面前,单膝跪下:“奶奶,我来晚了。害奶奶丢了梁山和忠州。”

   秦良玉轻咳一声:“在军中喊职务。”

   不等马万年改口,秦良玉忙问:“招募了多少士兵?”

   “回奶奶,共招募了一万一千多人,有土家人(土家族),苗人(苗族),峒人(峒族)。听说张献忠也派人去各部落招募勇士,用于对抗官军。幸亏咱们招募的早,要是被张献忠招募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秦良玉点点头,递给马万年一张折好的纸说道:“进城好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领完十天的口粮后立刻去往这些地方,分兵把守。”

   “啊?”马万年一愣,“张献忠携二十万人之众来势汹汹,为何不让这些人据守城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