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第141章 人类历史上的天花板战术

  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胜利。

   此战役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北川、南始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100余千米的广大新区,为巩固川陕苏区和继续向甘肃省南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此时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只看到苏区的困难和国民党军将要进行的大规模进攻,看不到坚持苏区斗争的重大意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苏区。

   5月初,红四方面军、地方武装和苏区机关人员共约10万人,开始向西转移。

   至中旬,先后占领四川省茂县、威州、理番等广大地区,并继续向西发展。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为执行中共中央在川西北创建苏区的战略方针,于5月15日从四川省会理县城附近继续北进。

   蒋介石命令薛岳、刘湘等部南追北堵,企图凭借大渡河等自然障碍消灭红军。

   中央红军坚决执行民族政策,顺利通过彝族区。

   24日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攻占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25日,红1团第2连17名勇士在连长熊尚林带领下,乘船强渡大渡河成功。

   但这里水流湍急,无法架桥,中央红军仅有4只小船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部渡过大渡河。

   因此,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主力沿大渡河右岸迅速前进。

   第1师及干部团从安顺场继续渡河,尔后沿大渡河左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距安顺场160千米的泸定桥。

   沿右岸前进的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于29日晨攻占泸定桥的西桥头。

   当日16时第4团发起夺桥战斗,由第2连22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守军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击溃川军1个团大部的防守,攻占了泸定城。

   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天险大渡河,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重大胜利。

   此后,中央红军继续北进,于7日占领天全。

   8日,突破国民党军的芦山、宝兴防线。

   接着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

   这时,红四方面军正分路西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一部前出达维。

   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会师。

   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地区。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开创新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5年7月16日,红25军为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的行动,并同陕甘苏区红军会师,从西安以南的沣峪口出发,经鄠县、盩厔县境西进,继续长征,留下红军第74师坚持原地斗争。

   8月3日,红25军进入甘肃,攻占两当县城。

   11日北渡渭河,进占秦安县城,随后逼近静宁,切断了西兰公路交通。

   17日攻占隆德,尔后翻越六盘山,向东挺进。

   21日,在泾川县的四坡村与拦截的国民党军1个团激战,将其全歼。

   30日,经华亭县安口窑北进。

   9月15日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结束长征。

   18日,红军第25、第26、第27军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

   长征的基本路线为: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

   →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

   →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

   →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

   弹幕:

   致敬伟人,致敬英烈!

   我热爱的土地之下,到底埋藏了多少忠魂烈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