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第76章 岳飞的武力值如何?

  大唐位面。

   李世民此刻也不禁感叹道:“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此话一点儿也不虚传啊!”

   “吕布这厮好生了得!俺老程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啊!”

   程咬金望着天幕也不禁一阵感叹,他的武艺在大唐众多猛将之中虽然算不上顶尖,但也算是上乘了,不过他和吕布一比,还是差了太多!

   尉迟恭此刻也对吕布深表佩服,要知道整个大唐这么多武将都没有一个让他真正佩服的人,但现在的吕布是真的让他佩服啊!

   一旁的秦琼等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谁弱谁强一眼就能看出来。

   若是这个时候非要在李世民面前显摆,只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

   大宋位面。

   原本还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的赵匡胤顿时变的自闭了。

   因为之前李存孝出场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有些机会和对方一较长短。

   可是现在看到了吕布,他一下子不自信了!

   主要还是因为吕布的气场太强大,气场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像武艺可以通过后天修炼不断提升!

   赵匡胤的武力其实也算是很不错的了,甚至在功法、技巧方面还要略胜于吕布,但他如果真的要和吕布对决,恐怕三招之内就会完败!这就是气场强大的优势!

   在赵匡胤看来,吕布算是综合战斗能力非常强的猛将,毕竟吕布的步战、马站、射术都非常惊人,他被排在第三位确实有些屈才了!

   相比之下,李存孝对比吕布的优势好像仅在于力量和耐力!其他方面都远不如吕布厉害啊!

   不过赵匡胤也没有过于纠结此事,毕竟这是后世子孙评选的榜单,人家把李存孝排在第二位也肯定有排在第二位的理由。

   也许李存孝还有一些他不知道的特殊能耐,不过从赵匡胤个人的角度来说,他还是更认可吕布!

   ……

   大元位面。

   忽必烈看到吕布的影像瞬间惊为天人!

   他以前觉得只有蒙古英雄木华黎将军才算得上真正的猛将,现在来看,这吕布真的可以被称之为战神了!

   蒙古人最崇拜实力强大的英雄,尤其是吕布的箭术让忽必烈彻底的折服了!

   要知道一百五十步之外射中方天画戟小枝的难度不亚于一箭双雕!

   他们这些善于骑射的蒙古人也很难找到如此厉害的神箭手啊!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对吕布也是赞不绝口,他觉得这个猛将榜单的含金量非常高!没有真正实力的将领,根本就没资格上榜!

   现在大明有两位将军上榜,足以证明大明朝也是人才济济啊!

   ……

   大清位面。

   康熙此时也沉默了,相比于吕布,多尔衮、鳌拜等人确实要逊色不少啊!

   ……

   等到吕布的个人介绍结束之后,天幕之中紧接着出现了第四位猛将的信息。

   第四位:岳飞!

   岳飞,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岳飞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

   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

   岳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

   岳飞天生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

   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公元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采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 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