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终于轮到我苏轼了
对于王勃,唐朝之后的人们都很清楚他的才气有多高。
但是唐朝以前的古人对他并不了解。
大秦位面。
秦始皇嬴政饶有兴趣的说道:“这王勃又是何人?之前的天幕好像并没有提过他啊?他的文采到底如何?比着你和吕不韦如何?”
听到这话,李斯赶紧开口答道:“回禀陛下,吕相文采斐然,微臣不敢和吕相作比较,至于这后世的王勃,微臣以为应当让后世子孙评判更合适一些。”
李斯这些天低调谨慎了许多,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
他知道嬴政早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他了,对方之所以现在没有立刻杀了他,也仅仅是想要让他帮忙处理一些政务而已。
对于李斯的回答,嬴政也只是冷笑着说道:“吕不韦一介商贾,他的文采岂能比得上你这个博学多才的大文豪?不过吕不韦让人帮他编撰的吕氏春秋倒是不错。”
听到这话,李斯也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不敢多说什么,虽说吕不韦已经死了,可是秦王嬴政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他可不敢多嘴啊!
……
大汉位面。
刘邦这时候捋着胡须对一旁的萧何说道:“萧何,咱们大汉朝是不是少了一些有名气的文人啊?”
之前刘邦一直觉得他这个大汉朝的开国君主之所以不被后世子孙重视,主要原因是他大器晚成,没有为汉朝立下太多的功绩。
可是他现在突然发现,一个皇帝功绩的大小除了和自身有关系之外,更重要的还得是那些文人墨客的宣传啊!
相比之下,大汉开国的文人墨客要少很多,有名的更是没几个,所以他刘邦才吃了这方面的亏啊!
萧何原本想着掰指头给刘邦算一算,因为他觉得大汉的文坛大家有不少,可是转念一想,这些所谓的文坛大家好像还是少了一些名气,要不然后世怎么会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相关记载?
所以萧何也就装作不知道,免得说出来给刘邦添堵。
……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空。
此时的刘彻对于天幕中说的这些文化名人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因为他突然觉得这些文化名人更像是当时朝代的一张脸面,文人优秀,国家也就有了闪光点,当皇帝的也显的有面子!
只不过现在的大汉文坛过于混乱,各个派系既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没有某个文人派系一枝独秀。
如果一直这个样子下去,今后谁帮他刘彻做宣传?
所以思考了许久之后,汉武帝刘彻还是选择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三国位面。
曹操、曹丕、曹植、曹冲他们一家子都聚在一起观看天幕。
“子建,后世子孙都夸你才高八斗,你可真给咱们老曹家长脸啊!”
“父王谬赞了,孩儿根本担不起‘才高八斗’这四个字啊!”
以前的曹植确实因为自己的才学很高,就有一种恃才傲物的架势。
但现在他已经不敢这么自负了,因为这段时间他通过天幕见识了太多比他更优秀的年轻人!
“三弟莫要谦虚,后世子孙一致认为你的才气远超常人,这说明你绝对有这个能力!”
曹丕在一旁稍微的拱了一下火,但这个分寸必须拿捏到位,要不然既得罪了曹植,又会得罪自己的老爹!
听到这话的曹植也赶紧解释道:“兄长您就别夸了,如果愚弟真的有些才气,又怎么排在天幕榜单的第三位?那李白、杜甫各个都是人杰,小弟自愧不如啊!”
听到这话,曹丕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曹操这时候笑着说道:“不管怎样,我儿能够上榜,我曹孟德已经心满意足了!”
曹操并没有跟儿子争抢名气的意思,在他看来,不管自己的儿子是好还是坏,都是自己的儿子,对方能有这么大的名气,他应该为对方高兴才是!
不过曹操夸完曹植之后,又话锋一转,笑吟吟的对一旁的曹丕问道:“子桓,你对你弟弟做的七步诗有什么感想没有?”
“啊?七步诗?什么七步诗?”
此刻的曹丕神色慌张,整个人被吓的说话都开始哆嗦了!
“你怎么会不知道?不是你给子建出的题目么?还要让他七步成诗?别告诉我这是你想让你兄弟出名!”
曹操此话一出,曹丕吓的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父王!父王冤枉啊!孩儿根本就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这七步诗从何说起啊?”
“呵呵,你现在是没有做过,可是等我死了之后,你不就敢了么?”
“冤枉!真的冤枉啊父王!孩儿绝不可能手足相残!”
“呵呵,我有没有冤枉你,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对了,听说冲儿以后也会被你害死?”
“不不不!孩儿不敢!孩儿根本没有这个胆量啊!如果父王不相信,那就直接杀了孩儿吧!”
“你以为我真的不敢么?我现在就杀了你这个残害兄弟的毒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