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第108章 十大帝王(十三)

  天幕继续这期的盘点:

   “刘彻在位时,实施军制改革。

   为了强化京师长安的安保,在既有的南军北军之外设立期门军,羽林军。

   专募强健勇武子弟为兵,又设置八校尉其中中垒校尉隶属于北军。

   刘彻即位后,一改之前的防御性国防政策。

   出击周边四夷,对外战争贯穿其在位大部分时间。

   对匈奴,南越,朝鲜,西南夷,车师,大宛等国家或民族发动了至少二十八场战争。

   灭南越,闽越,东越,朝鲜等,降伏车师,楼兰,大宛西羌西南夷等。

   大大降低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刘彻一系列战争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

   刘彻之母王娡在怀孕时,汉景帝刘启尚为太子,王娡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醒来告诉刘启后,刘启认为这是高贵的征兆。

   刘启继位是为景帝,不久刘彻出生。

   刘彻是汉景帝第十子,亦是王娡唯一的儿子。

   刘彻成为储君后,景帝拜卫绾为太子太傅,王臧为太子少傅,让他们辅导刘彻。

   汉景帝后元三年,正月十七日,刘彻行冠礼。

   十天后,景帝驾崩,刘彻继位。

   刘彻即位初年,太皇太后窦猗房,皇太后王娡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力。

   刘彻也必须奏事东宫也就是将国家政务向太后汇报。

   建元元年六月,刘彻罢免了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

   将两位外戚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分别任命为丞相和太尉。

   另一方面,刘彻也分别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

   窦婴和田蚡都喜好儒术,赵绾和王臧又是鲁诗学和春秋谷梁学大儒申公的弟子。

   所以从这套执政班子可以看出刘彻的崇儒意志。

   他还命令丞相等内外大臣,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派人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召申公。

   申公见了刘彻后,强调治国需要力行而非多言。

   刘彻喜好文词,故对申公不甚满意,但毕竟已征召而来就任命他为太中大夫。

   同时议定修明堂,改正朔,易服色及巡狩封禅等儒家礼制。

   太皇太后窦猗房崇尚黄老之学,阻挠儒学改革。

   同年十月,御史大夫赵绾请求刘彻不要再将政务汇报给太后。

   窦太后大怒,斥责他又是一个新垣平。

   于是用自己搜集到的赵绾王臧等非法牟利的罪证,要求刘彻将赵王二人下狱治罪。

   二人皆死于狱中,窦婴田蚡也被罢免。

   改以开国功臣后裔许昌,庄青翟为丞相御史大夫。明堂等儒家礼制也被废弃。

   在此期间,刘彻韬光养晦沉湎于微行和狩猎。

   同时,他亦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拓的准备工作和初步活动。

   如派张骞出使西域,派严助征讨闽越等。

   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去世刘彻得以完全掌权。

   此后,刘彻起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贱之人。

   如主父偃,公孙弘,张汤等并拜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打破了非列侯不得为丞相的惯例,开启了先拜相再封侯的先河。

   又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让御史大夫张汤取代丞相的作用,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作用也大为缩小。

   借灌夫骂座之事而处死了窦婴,不久田蚡亦死。

   元朔元年,年近三十的刘彻终于得到了第一个儿子刘据。

   遂于同年立刘据之母卫子夫为皇后,六年后立刘据为皇太子。

   同时起用卫子夫之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来开疆拓土。

   新设大司马之职来安置这些军功外戚。

   卫青等深知刘彻对窦婴田蚡以外戚身份操控朝政,招揽宾客之事恨之入骨。

   因此行事低调,和柔,取悦刘彻,避免触犯刘彻的皇权。

   后世子孙经常调侃,卫子夫最有价值的嫁妆是大汉帝国双璧卫青和霍去病。

   一个龙城大捷,威震匈奴,见到卫字大旗,匈奴人望风而逃。

   一个少年英雄,八百人直捣匈奴王庭,之后数次出征,封狼居胥达到武将最高荣誉。

   汉族之所以称为汉族,就是因为刘彻打出了国威,民族尊严并以汉为华夏族群为代名,故称为汉族。

   也有唯天有汉之意,所以华夏族又称为汉族,银河族。

   一个民族能以汉为名字,并延用至今,足见汉武帝之历史功绩。

   对于地方诸侯势力,刘彻一方面以推恩令进一步缩小其权限与土地。

   另一方面,于元狩元年,平息了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的未遂叛乱。

   巩固了中央对诸侯王的控制,因列侯不肯助兵攻南越,刘彻以献给朝廷的酎金成色不足为由,褫夺了106名列侯的爵位。

   从而敲打了消极应付中央的诸侯势力,元鼎五年以后

   刘彻开始频繁巡行郡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经过汉初几代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的国力在刘彻即位后已相当厚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