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大逃杀

第131章 益州

三国大逃杀 牛奶和青菜 2064 2024-05-27 15:07

  (为这几天各位的打赏和为爱发电,作者文盲士土不分,惭愧加更。)

   雒城平定,刘备带着诸葛亮和陈慎,迅速走南门而出,直奔成都。

   雒城距离成都,已经不足百里,一路都是平原浅滩,再无阻挡,一个多时辰,足够抵达。

   (顺便一说,雒城的遗址,就在四川广汉市内,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全年全天开放,还是免费的。)

   (上边并不是做广告!)

   申时,刘备带着大军,一路疾驰,来到了成都北门处。

   看着宽大的高墙,益州的州府所在,后世的天府之国,陈慎内心说一点没起伏,那是骗人的。

   拿下益州,坐拥荆州,在原来的时空里,也算是刘备集团正式起飞的标志,可惜的是折了庞统,后来又遇到了背刺,但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

   眼下庞统守在荆南,徐庶已然回归,诸葛亮有驭兽恢复精力,法正也即将入队,张仲景大力推行医术,加强众人体质,免喝生水,多吃熟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然在刘备军中开展。

   下南海,开海港,定夷州,谋东吴,这个时空里,必然会比原来,更加的辉煌和灿烂!

   刘备笑道:“谁人愿意持玺,往城内一行?”

   身后站出一位文士,拱手道:“主公,属下愿往。”

   劝降成都,大功一件,几乎是明摆在台面上的功劳,诸葛亮不用去,陈慎也不会去,随行没多少人了,伊籍表示当仁不让。

   刘备大喜:“那一切都麻烦机伯了,可告知刘璋,陛下口谕,受降后,授他振威将军,府库,人员,钱财,我都分文不取。”

   伊籍跪地,刘备取了穆顺千里迢迢,送来的皇帝行玺给他,城门未关,入城去了。

   剩余人员和大军,便在城外原地等待,这也是受降的标准流程。

   州牧府内,刘璋听闻刘备大军在雒城下大败张任,并迅速南行,惊讶之余,更多的则是坦然。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清楚,事已至此,该做什么。

   让人唤来黄权法正,并开始更换衣着,又让人拿来州牧的印绶,坐等流程。

   很快黄权法正二人到来,见到刘璋如此情形,心里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两人此刻心中,想法各有不同,法正内心暗喜,从扶风入川多年,终于等来雄主,黄权则是内心复杂,喜悦于刘备的兵强马壮,雄才大略,又可惜于刘璋的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侍卫来报:“主公,两位军师,刘备让人入内,此人在厅外,手持方状大印一块,说是皇帝行玺,让,让你们出去相迎。”

   三人顿时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皇帝行玺,那是皇帝才能用的东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若是在这种事上胡乱开口,绝对为天下人所背弃。

   刘璋带着两人来到外边,伊籍双手持玺,已经待立良久。

   法正先行下跪,黄权,刘璋两人稍慢半分,一并跪下。

   伊籍朗声开口:“三月之前,许昌宫内来人,持此皇帝行玺,交予左将军。”

   “陛下口谕,今遣内臣穆顺,持玺付叔,以助一臂之力,玺到之日,可号令州牧刘璋,令其归降,并授振威将军。”

   “望叔以汉室荣光为重,上承高祖世组,下安黎民百姓,早日兵出汉中,还定三秦,朕虽身困许昌,亦当静盼佳音。”

   伊籍说完,三人缓缓起身。

   刘璋看着皇帝行玺,心中最后的一份执念也放下,拱手道。

   “刘璋遵旨,请带路,皇叔既然得玺,何不让使者早日前来,若能早来,当可免雒城下的无辜死伤也。”

   手持皇帝行玺,依旧按部就班,丝毫不乱,黄权此刻,对于刘备,也是心服口服。

   法正则是内心狂喜,皇帝把行玺偷偷的从宫内带出,让人不远千里送来益州,这份决断,就足够表明了对刘备的重视和支持。

   他甚至想到,若是有一天,皇帝遭逢不幸,刘备便能手持行玺,名正言顺的继承汉位,以讨汉贼。

   伊籍开口道:“我来之时,左将军已经允诺,振威将军的家产,奴仆,丝毫不取。只是烦请振威将军,到时候迁居至江陵。”

   刘璋点头道:“这是应该的,久闻皇叔仁义,可叹刘璋不能早日决断,枉费无辜士卒,当是可惜。”

   成都受降波澜不惊,府库之内多年的粮草,军械,以及剩余两三万的蜀军,全部顺利交接。

   刘备亲送刘璋出城,并向他索要手书一封,用以劝降雒城内的张任等人。

   自此,益州全境平定。

   ......

   扬州,庐陵郡,甘家大院。

   听闻儿子甘瑰,要把一百从江州带来的老兵,也全部带走,甘宁也是哭笑不得。

   “你去投刘备,老子不管,但你要把家里的老人,全部打包带走,是不是不打算给你老子过日子了?”

   甘瑰笑嘻嘻的说道:“老汉儿,你这一百敢从,留在这庐陵也只是慢慢等死,不如让他们跟着我,去那海上劈波斩浪,好不快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