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二凤惊了,朕的武将投敌了!

第174章 请少主裁决

  “攻伐洛阳,长安,遇到的守关将领,必定是尚师徒之类的死忠将领!”

   “如此一来,我军到底要阵亡多少将士,才能够拿下长安!”

   “何况,如今杨广座下,还有靠山王杨林,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唐国公李渊,夏国公窦建德等多位悍将!”

   “让天下反王与我军合兵一处,共伐长安。”

   “亦可减轻我军伤亡,至于拿下长安后,各路反王见到我军威势,见到少主恩赐神迹,谁敢不臣服!”

   王伯当当即沉声道。

   “那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能够担当大任,君不闻昔日东汉十八路讨董大军乎!”

   “自古以来兵家战事,就需要团结一致。”

   “若不团结,要他们何用?天天勾心斗角,他们能为我军分摊压力吗?”

   魏征,争锋相对道。

   一时间,王伯当和魏征吵了起来。

   一个认为可以利用各路反王,一个完全看不上各路反王。

   叶凡,李蓉蓉,徐茂公都没插嘴。

   静静的听着二人的争吵,三人若有所思。

   两人都有理。

   反而是叶苦人,心不操事不劳,如同看热闹一样,觉得这个对,那个也对,他反正不插话,就本着一个原则,我儿子说的最对!

   “还请少主裁决!”

   王伯当,魏征,相争不下,最后只能看向叶凡。

   “军师你觉得呢?”

   叶凡,看向徐茂公问道。

   “启禀少主,关中地带,自古以来易守难攻,我军若是想要直取长安,恐怕不易。”

   “关中多山脉,易守难攻,军粮运输不便,所耗物资巨大!”

   “走水路运输虽然快,但黄河两岸,我军无法全部掌控,一旦遭遇伏击,粮道必断!”

   “属下觉得,先下隋朝粮食重仓,然后拿下洛阳,进而进军并州,拿下唐国公李渊,再攻长安是可行之策,不过此策有些冒险!”

   “此行虽可保证我军水路粮道无忧,打通前往长安粮道。”

   “但,河北李子通,雄兵十五万,以及冀,齐鲁各地义举不可小觑。”

   “我军若大军攻伐洛阳,杨广定会遣重兵,进而进攻并州李渊,一旦兵势受挫,陷入鏖战中,李子通等率众趁机攻我瓦岗东侧!”

   “到时我军腹背受敌,靠山王杨林再从登州袭来,只怕我军首尾难以相顾!”

   “即便百万雄兵,到时也是分身乏术!”

   “属下觉得,理当先下粮仓,暂缓攻洛阳,然后挥军将冀州,齐鲁之地,全部收入囊中。”

   “如此一来便无后顾之忧,方可进军洛阳,并州!二来,我军亦可收服数只义军,壮大我军军威。”

   “是为万全之策!”

   徐茂公,滔滔不绝的说道。

   “军师,若是挥军东进,到时候岂不是我军成了隋军平叛第一大功臣!”

   “这不是自断臂膀吗?”

   “一旦激起公愤,天下反王反而合兵攻我瓦岗,那岂不是让杨广坐收渔翁之利!”

   王伯当立马挑眉道。

   天下还未定,先打义军,这是何道理。

   他觉得徐茂公东进之策不妥!

   “有道是兵贵神速,我军拿下五关,隋朝元气大伤!”

   “一旦东进,岂不是给杨广调军休整时间,等我军拿下东边,只怕西边已经扎好了口袋,等着我军跳下去,再说东边一群乌合之众,何须劳师动众,派一员良帅镇守足以!”

   魏征,沉声道!

   “请少主裁决!”

   徐茂公,一看这两人的架势,当即行礼道。

   叶凡听着三人的计策,眉头微皱。

   三人计策,各有优劣,不能单纯的评论谁对谁错。

   计策再好,也要看打仗实际情况才知道。

   并州有天策上将李世民在,进军并州,绝对会陷入鏖战阶段。

   至于绕开并州攻打长安,那完全等于是找死,粮道就是一个麻烦事,李渊那老小子,绝对不会坐等长安被攻陷的,必定火中取栗!

   反倒是河北,山东那些反王不足为虑,派一只大军即可横扫。

   当然若是不理会,今天这个来攻打,明天那个来攻打,倒是也烦的慌。

   索性不如,一并清理了。

   然后全心对付李世民,杨广。

   “我军可双线出兵,西线先奇袭东郡周围的隋军粮仓,粮仓虽有重兵,但并无虎将镇守!然后攻伐洛阳,并州,最后长安!”

   “东线派遣一军,快速火并瓦岗东边各大反王,解除我军后顾之忧。”

   “北边和南边,暂时按兵不动,派一员大将镇守严加防范即可!”

   “诸位以为如何?”

   叶凡,沉声道。

   至于联合各路反王,那就算了,精兵强将如今都在他的手里,剩下的那些不成器。

   王伯当计策不错,不过王伯当没有开天眼,并不知道悍将几乎都在瓦岗了。

   魏征计策火急火燎的,低估了并州李渊,天策上将李世民及玄甲军的厉害。

   也低估了,关中将士们的悍勇。

   长安岂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