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第20章 他模仿能力很强

  “我说错了?难道这些年这个家里最辛苦的不是娘吗?”

   大周氏:???

   眼眶微红的月娘,感动的情绪戛然而止。

   ???

   郭盛安:“娘生了我们兄弟三个,这辈子为家里操劳,如今儿子们个个娶妻,孩子也有了,本该是享福的年纪,还要为我们兄弟仨产生的隔阂忧心,希望我们兄友弟恭。

   可儿孙自有儿孙福,哪需要你事事操心?难道不该是娘和爹好好享福,接受我们这些儿子儿媳的孝顺吗?

   我体谅月娘辛苦,为月娘分忧,娘之所以反应这么大,是爹年轻时没体谅过你,为你搭把手?如果娘羡慕、嫉妒月娘……”

   “我怎么可能嫉妒她!”大周氏尖声打断。

   反驳之后,就是冗长的沉思。

   真的不嫉妒吗?

   本该是享福的年纪,却要为儿子们剑拔弩张的关系小心翼翼。

   年轻时也从来没得一句郭昌珉的体谅。

   别说是体谅了,就是搭把手的情况都未发生过,家里家外一把抓……

   村子里哪个女人不是这样过来的?

   可有朝一日,自己亲生儿子用行动来反驳根深蒂固陈旧的思想,或许一开始她是气愤的。

   气愤之余呢?

   看着他们,再加上郭盛安言语上的引导,大周氏还真有种自己怎么这么命苦?年轻时没遇到个好男人,老了还要为儿子们操心。

   大周氏离开的背影有些落魄,少了回家时的气焰,多了几分老年人孤寡,显得十分凄苦。

   就连月娘也于心不忍:“安哥,娘她……”

   “我这么说,是想她少管点我们各房的事。上次郭盛祺回来,爹都知道这次我们与郭盛祺离了心,没说话,占我们这边,唯有娘还想着息事宁人。”

   听到这里,月娘也沉默起来。

   郭盛安继续道:“从前的事我可以既往不咎。”这也是看在爹娘上辈子不得善终,还生养他的份上。

   郭盛安:“我是老大,爹娘以后肯定要跟我们过的,以前怎么样都过去了,往后我们要爹娘唯一的偏袒。而不是我们往后孝顺他们多少,他们往郭盛祺那儿搬去多少。”

   月娘想了想,觉得也是,点头道:“我知道了。”

   观念不是一时就能转变的。

   之前他提的郭盛祺孝顺多少,他就折扣孝敬不是说着玩。

   他会用时间证明,不是所有不被偏爱的子女,就一定会为得到父母的爱,不计任何后果的付出,只得来他们一句称赞这么简单。

   爱要双方付出。

   爱是包含亲情、友情和爱情。

   上午月娘在屋子里带孩子,郭盛安则磨墨,开始抄书。没有桌案,就蹲在地上,借着箱子抄。

   月娘见他如此,从箱底翻出一块用得破烂不堪的布,递了过去,“垫在地上,坐上面吧。蹲久了容易腿麻,你腿伤还没彻底痊愈,注意些。”

   月娘心细,尤其用在他和孩子们身上。

   郭盛安盘膝而坐,才解释自己的行为:“古往今来女子最为艰难,尤其是临盆。你遭过几次大罪,我早有这个心思,所以去镇上李大夫那里抓药的同时,还借了医书回来抄录,以后教闺女们读书识字,也好过她们自己摸索,吃闷亏。

   对了月娘,到时让二房的人也来,你也是,多识几个字好处还是很多的。”

   读书?

   月娘没想过。

   她想说家中能吃饱一口饭就好。

   读医书超出她认知范围,就如同刚才郭盛安几句话绕了绕,便将大周氏陈旧的思想打破一丝裂纹。

   她们不是抵御这样的观念,毕竟郭盛安的话处处为女性着想,试问这样的想法,她们身为女子怎么可能会反驳?

   只是一时难以接受罢了。

   月娘此刻内心忍不住反问自己。

   她可以吗?她行吗?她的闺女们可以吗?她的闺女们行吗?

   多年以后,月娘腹中有了学识,用来形容此刻的意境。

   ——他是一盏灯,一盏引路灯。他明明可以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享受,可他作为男子,非要引领周围的女人前行,让她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决定,而不是依附某个男人、某个人。

   这样觉醒的人,不会迷茫,不会麻木,有前行的方针,不受他人影响,也不妄图强行改变他人人生。

   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

   此刻。

   月娘初露端倪,不多,所以只一瞬,一些想法便抛掷脑后。她凑上前,就瞧见郭盛安抄书的字迹与原书一模一样。

   她又想起夫君包饺子的场景,那娴熟的手法现在回忆起来,不是和她往年包饺子动作一模一样嘛?!

   难怪很久以前孙木匠夸过夫君天赋高。

   晌午,锅中下的昨日剩的饺子,因为数目不多,所以大周氏用煎的。又煮了一大锅粗粮粥,捞了两小碗咸菜。

   早上做过饭食的锅,这会儿药味冲淡不少,再加有煎饺,实打实的肉和白面,每个人都吃得有滋有味的。

   饭桌上,郭昌珉难得主动询问:“大郎,早上都在屋子里干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