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

第10章 冲锋枪发威

  话音刚落,几十名蓝衣海盗就哈着腰从东西两侧的掩体中走出来,提着枪跨越街道,向醉仙楼发起冲击。

   五峰海盗团内部有严格的奖赏制度,效仿三国时期,陆战时尤其以“先登”“陷阵”为最。

   率先攻入酒楼的海盗,以及打开缺口后破坏敌军阵型的人,能够获得极高的奖励。除了金钱之外,还能得到提拔,甚至成为海盗团中的实权人物。

   薛昆这个副官职位,也是如此得来的。

   所以面对他的命令,敢死队成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冒着被击毙的风险疯狂冲锋,甚至生怕跑得慢了功劳被别人抢去。

   站在二楼窗口的黄腾看见这一幕,顿时露出骄傲的神色,振奋道:“看见没,这才是我五峰海盗团的热血男儿,比你们朝廷的那些软脚虾强多了。”

   就连徐浩洋见此情景,也不由心中一紧,连忙躲到桌子下面。

   以这些海盗们的悍勇风格,恐怕醉仙楼十分钟内就会失陷,届时顾北这个总督也当到头了。

   他甚至开始琢磨着一会自己怎么全身而退了。

   顾北却连看都没看他,依然自顾自的喝着茶。

   黄腾见状却绷不住了。

   “你什么表情,你以为警卫营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哼……可笑!”

   “我就站在这里,看看你怎么死!”

   黄腾对自己麾下的精锐海盗有着绝对自信,800打600,还已经将醉仙楼包围,这万万没有输的道理。

   他刚想继续嘲讽,便听到周围窗户全部打开的声音。

   此时藏在二楼三楼的几十名士兵们纷纷打开窗户,手持MP18冲锋枪居高临下对街道上的敢死队开火射击。

   “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随着比鞭炮还密集的尖锐枪声响起,铺设着石地板的街道上立刻溅起一阵火花和灰尘。

   敢死队的海盗们根本没见过这么密集的弹雨,当即就如同割麦子一般成片成片的倒下。

   有些海盗身中数弹,还没倒地就咽气了。

   个别海盗蹲在原地,抬起手中的步枪开火还击,但面对有掩体保护的警卫营士兵,命中率极低。

   而他们在空旷的街道上没有任何遮蔽物,很快就被屠戮一空,变成了冲锋枪下的亡魂。

   鲜血如同一片片红色花朵般在大地上绽放。

   二楼窗户旁,看到这一幕的黄腾双眼瞪得滚圆,脖子抻得像鸭子一样长,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道:“这是什么武器,居然连发速度如此快?”

   他不是没见识的普通人,从枪声就能分辨出来,刚刚开火的枪械不是马克沁。

   而且就算顾北把马克沁机关枪放置在楼上,因为俯仰角限制,它也打不到街道上的人。

   而刚刚这番弹雨的火力密度,简直高到了让黄腾怀疑人生。

   他在不列颠留学的时候也没听闻过哪个列强的军队里装备如此武器,它的凶猛火力与诡异程度超出了他的认知。

   顾北闻言饶有兴致的看向他,淡淡道:“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一些冲锋枪而已。”

   在这个时代,冲锋枪全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他没打算让黄腾活着离开琼州,所以告诉对方也无妨。

   “冲锋枪,这是什么东西?”黄腾脸庞因震惊而扭曲,倒吸一口凉气。

   但当他目光转动,看见了室内警卫营士兵手里的奇怪枪械时,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你手下这些兵拿的不是手枪,而是新式武器……冲锋枪?”

   他从进门开始就注意到了警卫营士兵手里枪械的异样,虽然是他没见过的型号,但根据弹匣宽度和枪械口径分析,它使用的是手枪弹。

   所以黄腾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是一款弹容量较多的大号手枪,因为日耳曼帝国的毛瑟公司曾生产过类似产品。

   但如今见识了它的凶猛火力之后,黄腾发现自己错得非常离谱。

   这种名为冲锋枪的武器,射速居然不亚于马克沁重机枪。

   “呵呵,答对了,可惜没有奖。”顾北嘴角微掀。

   两人对话的功夫,几十名海盗组成的敢死队便死伤殆尽,直接横尸街头。

   这番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包围住醉仙楼的众海盗都看傻了,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酒楼,为什么能藏下如此多重火力?

   一时间,摸不清警卫营虚实的海盗们都踌躇不前,躲在掩体后面不敢露头。

   就连薛昆也咬牙下达了暂停进攻的命令,转而思考新的对策。

   但时间不等人,此时街道两头响起激烈的交火声,枪声有从街道尽头传来的,也有从两旁的房屋中传出的,一片混乱。

   薛昆依靠听声辨位,才发现警卫营士兵居然不知何时已经展开了一个大型包围圈,将他们紧紧包围在这条街上。

   而且好几个十字路口已经出现了携带重机枪的警卫营士兵,他们利用简易沙袋构建起了机枪阵地,然后用射程极远的马克沁机枪开火压制街道上的海盗们。

   随着几十挺7.92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开火,还待在街道上的蓝衣海盗们以比刚才还快的速度在疯狂减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