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

第3章 锦衣卫林家

  若问赵弘祖背后的人是谁,锦衣卫世家,致仕锦衣都督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

   赵弘祖是骆养性的亲妹夫,都督骆思恭的女婿。

   骆思恭掌锦衣卫十五年,刚刚退下来,把都督位交给九千岁干儿子田尔耕。

   林威姥爷是骆思恭的堂弟,母亲自然是骆养性的堂姐,姥爷的爷爷与骆思恭的爷爷才是同一个人。

   这关系其实很远了,从这一代出了五服。

   但谁让人家骆家发达了呢,都去认亲,这才交往起来。

   子时刚到,林威背着包裹从后门出来,深吸一口气原地转了一圈。

   想感慨点什么,早感慨完了。

   大学凑热闹跟人家跑酷,比赛中脚下一滑,摔到学校库房彩钢瓦房顶,直接掉了进去。

   眼前一黑,睡了两天,突然换了一个身份。

   林威神经大条,并没有惊慌失措,换身份可能对双方都是好事,这小子十二岁就在文牍库,轻轻松松能搞一个历史系硕士学历。

   合了21世纪母亲的心意,自己来大明朝搞父亲手里学到的手工?

   或者在京城跑酷?

   17世纪的京城,大街泥泞不堪,小巷臭不可闻,但上屋顶看看,鳞次栉比,天然的运动场所,这哪能忍住。

   这不,跑来了五百两。

   林威回到院中,悄悄关门,前院的东厢房是客房,西厢房是柴房库房,并没有人住。

   从前院西厢房翻墙,踩着山花墙,回到自己所在的后院西房阁楼。

   站到阁楼,才察觉不妥。

   这TM是自己家,进门不习惯走正路。

   有病,还病的不轻。

   摸摸头顶麻绳捆的发髻,斩衰服孝三年,快能拆了。

   官宦人家守孝三年不是三十六个月,是二十七个月,林威和老大已经正常轮值半年。

   林家的四个儿子,耀武扬威,长子和幼子是嫡子,老二老三是庶子,老爷子在世的时候,老二老三成家时给置办了外城院子,早搬出去住了。

   后院东厢房四间是大侄儿,西厢房四间就是自己的房子。

   正屋六间,东面是大哥大嫂,西面是母亲和她的陪嫁丫环。

   林威一个月才一两二钱俸禄,实发六成,也就七钱银子。

   就靠这点俸禄,一搬出去就是贫困户。

   俸禄不发银子,是五十斤掺土的粟米,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还不如去富贵人家酒楼店铺里打工,听说收银的伙计管吃管住一月还有一两半银子呢,要不说军籍都是丘八呢。

   目前在家里完全不受待见,老大估计天天寻思去外城哪里找个便宜房子,把弟弟赶紧扔出去。

   现在不用了,老子明天就去看房子,买不起也要租个大院子。

   天启五年,时间好像很紧迫。

   两亿人经历朝代交替的混乱,变成了八千万,躲过这场浩劫实在缥缈。

   投降不可能,得下场玩玩,否则顶多二十年的寿命。

   下场需要资源。

   银子,海量的银子。

   下属,忠心的下属。

   地盘,矿产丰富的隐蔽地盘。

   生到京城这个地方,到处是权贵,能做的事倒是挺多,但都得投靠别人,没有自力更生的空间。

   唯一的方向,只能是那句官场黑话:权力就是最大的资源。

   所以必须向上蹦跶一下,但自己是世袭军籍,上面还有嫡长子,家里的一切不仅与自己无关,还是阻力。

   亲属回避,是大明朝官场制衡的铁律。

   转一圈,还得找大树乘凉。

   越接触大明官场,越会知晓国事的复杂,单是一个锦衣卫,这两个月来每天都在刷新林威的历史认知。

   骆养性现在是内城千户所本部的坐堂百户,若骆思恭不退,他就算有百户官阶也不能入职,只能领三成俸禄混日子。

   电视中那种父子同在锦衣卫出差的桥段是误导人,亲兄弟都不可能。

   至于北镇抚司缇骑,官制的制衡方式更加变态。

   世袭锦衣军户根本没机会做缇骑,他们只有三五百人,全是流职,且是民籍,是武艺高强的江湖人。

   缇骑与军籍的世袭锦衣卫有本质不同,就像大明边镇的营兵,与边军一样叫‘士兵’,人家却是募兵,更准确的名字叫战兵。

   史册中记载某个边镇十万边军一触即溃,那是扣屎盆子,边军只负责守土防御,从来不机动作战,遇大战只做民夫,若营兵不够,边军必须重新训练加入营兵体系。

   大概是记忆中民兵与正规军区别,哪个人听说过民兵能主导国战?

   锦衣卫也是一样的道理,京城有很多江湖人等待北镇抚司召唤。

   缇骑都有官身,每个人都是小旗总旗,他们不仅俸禄高,还能办案捞外快。为避免被报复,会随掌印官离开,只要北镇抚司‘换届’,缇骑就会集体被清退,新的掌印官必须自己招募。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保证上官如臂驱使,确保缇骑与京城人脉没有牵连。

   君不知,21世纪的国家部门后勤人员,从不招京城本地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