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闻的助力≈新之助·大力
四姑姑跟俩小家伙咿咿呀呀,哦哦啊啊各自说着只有自己才明白意思的顶级婴语,唐妈妈和小梅在做饭,唐老爹还在公司没回来。
唐建军在沙发上翻着报纸。
赤城日报,晚报,都市报,商报等官媒都在头版刊登红满坡的消息。
几家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各自挑选一个点大书特书,点都不重复。
比如日报就全文刊登了他“以辣会友,诚邀四方宾客”的开业致辞,重点报道唐建军是有担当,有情怀,有格局,有气魄的四有企业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晚报登的是他对车间卫生的严格要求,对一线工人的照顾,除了好待遇还有职工之家这些休闲文娱的场所外,连免费供应的工作餐都是四菜一汤,还特意给那锅西红柿鸡蛋汤拍了个特写,大块大块的鸡蛋飘在油汪汪的汤里浮溜浮溜的,点缀着绿油油的葱花,让人光看就口舌生津。
说他是一个有良心,有远见,有追求的商人,希望社会多支持这种企业。
商报的报道更像是招工信息,头版大篇幅报道了红满坡的薪酬体系和奖励制度,还点了一句:“想打工?两口子都上红满坡,苦干实干一年半,二层砖房不是梦。”
看得唐建军哭笑不得。
都市报主要对他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人文关怀进行了报道。
特别是那占据半张篇幅的三行狂草特写,苍劲有力,可是这摄影师为啥要把前台的冯莎莎拍上去。
还别说,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抿嘴微笑的冯莎莎上镜还怪好看嘞。
唐建军想着干脆把她培养成解说员得了。
看着报不知不觉6点过,晚间新闻开始了。
在这个缺乏娱乐项目的年代,新闻,广告这些都是当成正片来看的,那是一天也不能错过。
唐老爹也回家了。
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新闻。
果然,播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地方父母官赵乃荣出席民营企业开业典礼并发表讲话。
镜头从大门到广场到办公楼顶那硕大的三个红字,再拍了灯明瓦亮的大厅以及办公楼里的各种墙上氛围。
最后镜头一转到了车间,那流水线生产的辣椒酱,那穿得比医生还像医生的工人,那一尘不染的车间,那一颗颗看得见的牛肉粒,猪肉颗,无不宣告着这是一个有实力,有品质,有底气的大厂,主打一个中心思想——产品信得过。
唐老爹唐妈妈和姑姑边看边惊呼。
魏小梅眼里只有对各种场合应对得体,帅气逼人的狗男人,满眼都是爱意。
连大毛都指着电视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疑问,一会问他们家的厂为啥能装电视里?
一会又问为啥爸爸进电视不把自己带上?
一会又说令狐阿姨真好看,只比妈妈差一点点了,听得小梅乐滋滋的。
全家人都在高兴,在激动,只有唐建军满脸黑线。
他娘的,这个摄像师像是有那个大病,把镜头固定在自己在车间里和赵书记交谈的场景上,从侧面拍的。
看上去像自己脸上长出了十几支话筒似的。
这时候沙发边几上的电话铃响了。
唐建军刚喂了一声,电话里起了秦奋斗激动的声音。
“哥哥哥,你看了没,你上电视了,咱们公司上电视了,你快看。”
唐建军正郁闷呢,没好气的道:“咯咯咯,你下蛋了啊。”
“你又是陪吃喝又是招呼睡觉的招待那帮记者吗,咱们上新闻不是注定的事?值得你大惊小怪。”说完挂了,隐约听到那边还有欢呼声。
晚间新闻放了10多分钟他们公司才转移话题。
一大家人去了桌上边吃边看电视,不过大家的心思都没有节目上,纷纷激动地讨论着红满坡的新闻,除了唐建军。
吃过饭,姑姑就在家歇了。
唐妈妈和姑姑洗碗,唐老爹准备给大毛洗澡。
谁知道这家伙不,说吃了饭歇半个小时后还要去跑几圈,完了他锤叔给他洗药香浴。
唐建军也没觉得铁锤一未出阁的大姑娘给自己6岁多的儿子洗澡有什么不妥,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防不防的。
一到夏天,十来岁的男男女女在河里玩水,男孩清一色光屁股甩着小家雀,女孩都是短裤褂子,家长坐在水边,毫不在意的吹牛聊天。
唐建军也没在管这俩。
放好水准备给大闺女和小幺儿洗澡。
洗干擦净,抹上爽身粉,一人穿着件小肚兜和尿不湿,光着满是褶子的大腿和胳膊躺在婴儿床里。
秋老虎立起来了,虽说已经是国庆时节,但赤城的天儿闷热得不行。
姐弟俩都抱着肉嘟嘟的小脚丫边啃边吟哦有声的聊着只有他们听得懂的故事,不一会就相互把对方说睡着了。
唐建军把薄薄的小夏被搭在两人的小肚子肚子上,一转头。
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小梅穿着件纯棉背心,挂着空档,像一本被水浸泡过的书,有些内容斑斑点点,隐约可见,露出白生生大长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