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老婆回五代

第146章 烧钱的海军

带着老婆回五代 横界 2716 2024-05-27 16:45

  赵大锤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造出来超大的钢铆钉,以及用于包裹战舰的钢板。

   有了这两样东西,普通的投石机想要毁坏战舰,就成为不可能。

   李继岌让部下所有的人都参加了会议。

   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工匠,二是材料。

   李继岌给会议定调:不考虑花费多少!

   李继岌:“常规的办法是,一面寻找工匠,另一面南下购买柚木。

   但是请大家来,就是想集思广益,看还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李存进是海军总管,当然要首先表态。

   李存进:“世子,老夫确实是老了,厮杀多半生,见过太多意外。

   所以,为了稳妥,老夫赞成世子的常规之法!”

   众人看着李存审,希望老将军也说一句。

   李存审:关老子屁事!这是海军的事!老子又不是海军的!

   王思同不干了!

   他必须要说点什么!

   因为现在海军只有一个总管,另一个就是他这个团长!

   整个海军就两个人!

   其他三万人,还在海边吃沙子呢!

   这特么的要是再不说话,估计海军就剩下一个人了!

   王思同:“世子,属下有话要说!

   首先,兵贵其速而其利次之。

   那么,建造战舰的关键就是速度。

   只要战舰成型快,依照我们工坊的能力,对其进行改造更快。

   所以,属下建议,派人去联系岭南,让他们制造好大船,然后装上柚木原料,运回兖州,我们再对这艘大船进行改造。

   与此同时,顺便挖一些工匠过来。

   这样一来一往,至少可得一艘战舰。

   而运回来的柚木原料和工匠,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要求,打造另外一艘战舰。

   以末将看来,扩充海军势力,如是最快!”

   李彦群点头同意,说道:“如此,费用也是最低的。”

   李继岌却制止道:“本世子说了,不考虑花费,要考虑的是快,质量好!”

   这样的建议都不行,那可就难了!

   看来世子是急了!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其实是所有人都没主意了。

   这个时候,李存审说话了!

   李存审:“世子,老夫不是海军的人。

   但是,有一句话,请世子听来!”

   李继岌慌忙站起行礼:“伯父!但说无妨!”

   特么的,老李等的就是这句话!

   这个‘伯父’的称呼如天籁之音,距离上一次听到,已经半年了。

   老李爽了半年,又需要加油了!

   李存审:“如今之计,王思同所言甚为恰当。

   这已经是困中取巧的办法了,如世子还不满意,就请世子记着一句话:你还小,江山还等着你征服!”

   李继岌大惊!

   莫不是,老李也是穿哥!

   李继岌稳定心神,说:“伯父,小子有话,请您接对!”

   李存审:“请讲!”

   李继岌:“氢氦锂铍硼!”

   李存审漠然道:“世子莫要胡言!”

   李继岌知道自己想多了,赶忙对李存审行礼,然后转身,对着堂内的众人正式宣布:“本世子下令:造船之事,就依王思同所言。

   从今日始,王思同任海军第一师师长,协同海军李存进总管,建造战舰,训练海军!

   同时,李从重,你老家就是青州本地的,你要发动你所有的亲朋好友,在整个胶东半岛范围内寻找能工巧匠,增加工匠的数量。

   其中最关键的是登州原来的造船厂。

   那里的工匠们都失散了,一定要全部找回来!”

   李存审一句话,左右了造船的进展,还改变了人事的调动,看来老李对世子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其实,在李存审看来,主要的原因是,世子李继岌单纯,且执拗,而身边也没有胡说八道的人。

   这种情况下,明晰世子的意图,然后提供意见,莫不从也!

   幸好,世子身边没有一个废物!

   就算那个刚开始的小太监,不人,现在叫李从安的,也已经是管理世子私库的大管家了。

   但这个事情,大家都感觉不到李从安的存在,就是因为,世子定了规矩:什么人干什么事!

   相比较而言,晋王,就经常把人放到不合适的职位上。

   比如,让太监镇守幽州、让太监监督将领、让唱戏的当刺史、让戏子当自己的亲卫,这些都不是合格的人主该干的事!

   事情决定下来,就要马上执行。

   既然策略是王思同提出来的,那肯定他要亲自去岭南,总不能让李存进这个64岁的老汉去吧。

   王思同的策略里有一个漏洞:岭南建造战船,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之内,他干什么?

   就在岭南游山玩水吗?

   所以,王思同与船家协商好战船的要求、价格以及工期外,必须致力于在沿海各地寻找会造船的能工巧匠,购买大量用于造船的巨大的柚木。

   并且,只要找到了工匠,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立刻就要送回兖州,加入造船前期的培训和准备。

   材料也是,不必非要等到积攒很大数量,有多少就先送回多少,在兖州进行先期加工。

   只有这样做,才能在岭南造船的同时,兖州也开始造船。

   同时,也不能仅仅限定在岭南一处购买战船,沿海各地都有船厂,有一个算一个,尽量多选择几处,同时开工。

   王思同一个人是不够的,必须要多人分工。

   善于远行和猎奇的李从泰被再一次派出,专门负责购买柚木。

   为了加快速度,李继岌让周光辅从今年就要毕业的学生里,挑选了一百个精明强干的,分配给王思同和李从泰。

   他们每人带领五十个学员,分别寻找造船的工匠和材料。

   当然,这样的阵势,必然是烧钱的。

   但百年海军从来都是这样烧钱,想要发展海军,就必须做好烧银子的准备。

   好在,李继岌知道后世的航空母舰是多么的费钱,但在怎么花费巨大,比起海军的重要作用来,多少都值得。

   李继岌的计划是,一年内,购买十艘战船,一边进行改造,一边训练海军。

   当然,还要加大挣钱的速度。

   要不然,过不了多久,他就无米下锅了。

  喜欢带着老婆回五代请大家收藏:(www.xs4.cc)带着老婆回五代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