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老婆回五代

第82章 包围长安

带着老婆回五代 横界 2105 2024-05-27 16:45

  梁军的步军显然跑不过骑兵,在这样的追击下,死伤不计其数。

   梁军一直逃到渭水边上,子弟军也尾随而至。

   梁军早已亡魂皆冒,顾不得渭水湍急,纷纷被赶下河,不下河的都被子弟军砍杀殆尽。

   刘鄩站在河边,看着梁军在渭水中沉下去,又浮上来!

   后边岸上的梁军又被晋军疯狂追杀,仰天长叹一声,拔剑自刎(历史上,此战过后,刘鄩逃回洛阳,被段凝诬告为养寇自重,因为刘鄩和朱友谦是姻亲,朱友贞傻傻地就相信了,然后灌了刘鄩一杯毒酒,老刘死的时候64岁。现在自刎,好歹也能给子孙留点抚恤金,总比被赐死强得多)。

   此一战,梁军损失一万多人,投降两万多,只剩不到一万人逃回洛阳。

   李继岌带着众将,分兵多路,分别占领了相当于后世铜川、宝鸡、渭南的大片区域,已经将长安城北、西、东三面包围,长安已是李继岌的囊中之物。

   过了几日,韩克庄攻占了铜川返回,带回一个人,说是此人叫温韬。

   当然,还有温韬所有的赃物。

   对于这个,李继岌丝毫没感到意外。

   一个盗墓贼,怎么打得过一个诱拐寡妇的情场高手?

   李继岌也惦记着《兰亭序》,急忙审问温韬。

   温韬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说他不知道什么《兰亭序》!

   并且,他还说所有从墓里挖出来的东西,都被收缴了。

   如果不信,可以在里面翻找。

   李继岌在后世见过多种版本的《兰亭序》,也曾经临摹了很久,但始终没有进步,于是只好放弃了!

   李继岌亲自上手,仔细翻找了一番,也没见到《兰亭序》!

   李继岌怎么也不会放弃,让人一直逼问,使用了众多手段,结果可能是温韬真是不认得《兰亭序》,什么也问出来。

   众将建议处死温韬,因为晋王打的是唐的旗号,而这个温韬把大唐的祖坟都挖了,不处死他,会影响到晋王的号召力。

   但是李继岌知道这个温韬可是个宝贝,以他无能却擅长阿谀奉承的功力,他的作用可不亚于一个师长!

   如果把他放回去,让他继续祸害梁国、梁军,要比杀了他强得多。

   最终,李继岌力排众议,把他放了。

   果不其然,这货跑回去以后,反而升官了。

   因为他能胡说啊!

   而朝堂上的大官,又没去过前线,还不是听他一人之言。

   温韬与宠臣赵岩关系素来很好,每挖到一个唐陵,就先挑好东西送给赵岩。

   而赵岩又是朱温的女婿,在朱友贞上位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赵岩在后梁的地位,不可撼动。

   所以,在温韬回到后梁的第二年正月,就被移封了重镇许昌,任匡国节度使,加官检校太尉、平章事。

   但是,这货的好运还没有结束。

   923年十月,李存勖入开封,后梁亡。

   赵岩逃到许昌投奔温韬,以为温韬与自己关系好,可以保命。

   但向来善于专营的温韬却斩了他并献给李存勖,得到李存勖厚待,获赐姓名李绍冲,这是他通过伶人景进贿赂刘皇后的结果。

   温韬投降李存勖后, 郭崇韬跟李存勖说:“国家为唐雪耻,温韬发唐山陵殆遍,其罪与朱温相埒耳,何得复居方镇,天下义士其谓我何!”

   李存勖说:“入汴之初,已赦其罪。”

   所以,要说妇人之仁,李存勖和一点都不输于霸王项羽!

   三年后,李存勖身死,李嗣源入洛阳。

   因为考虑到温韬所犯的罪行都是在后梁时期的事情,而李嗣源又得位不正,所以并没有处理温韬,而是免除所有官职,放归田里。

   927年,李嗣源下令将温韬流放德州。

   928年九月,李嗣源下诏称温韬“生为黔首,起自绿林,依凭中夏干戈,劫盗本朝陵寝”,且被流放后口出怨言,罪不可赦,遂将他赐死于配所。

   这既是温韬将来的结果。

   话说回来,处理完温韬,李继岌召集众将商议。

   因为战事发展极为顺利,众将纷纷建议占领长安。

   如果能够占领长安,必然会引起天下振动!

   他们也将会成为攻灭梁国的肱骨大臣。

   他们的计划是,让朱令锡带大军从蒲州过黄河南下,子弟军主力从长安东进,留在兖州的李从重(此时兖州只有李从重独自镇守)率军西征,三面包围汴京,梁国就完了。

   但是李继岌却有不同的想法,一是梁国还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梁国在与晋军交战的同时,也牵制了不少江南十国的兵力,这对河东是有利的;

   二是占领的土地还需要继续发展民生,继续扩充兵力,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完成,即使占领了,也守不住;

   三是各地藩镇还没有完成整肃,按照这些货色的尿性,随时都会起兵反叛,必须先稳定下来再说其他;

   四是对李存勖将来的作为还没有想好如何应对,这亲爹到建国后做的奇葩事情多了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