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老婆回五代

第166章 李继岌玩脱了

带着老婆回五代 横界 2175 2024-05-27 16:45

  段凝所作所为,被后梁的旧臣们见了,纷纷大骂段凝无耻。

   但又想到自己也投降了,这才闭上嘴。

   历朝历代,像段凝这样的人,都有,还很多。

   通过一些传闻,还有李存勖进入汴梁以后对官员的任用,段凝得出结论:李存勖和朱友贞差球不多!

   都是不辨忠奸、不分好坏、不明事理的昏君!

   所以说,有的时候,奸臣其实是很聪明的,只不过,没有用在正途上而已。

   段疑、杜晏球上书唐帝说:“伪梁的要害人物赵岩、赵鹄、张希逸、张汉伦、张汉杰、张汉融、朱珪等窃取权力,作威作福,残害百姓,不可不杀。”

   唐帝下诏:“赵岩、敬翔已死,不作处罚。其余的文武将吏一概不追究。”

   又下诏追废朱温、朱友贞为平民,毁掉他们的宗庙神主。

   为了处理后梁各种杂事,后唐帝命令枢密使郭崇韬暂行中书事。

   原后梁的各藩镇都逐渐进朝投降,局面逐渐安定。

   宋州节度使袁象先(朱温妹妹的儿子)首先入朝投降。

   袁象先用车拉着数十万珍宝财货,贿赂刘夫人以及权贵、伶官、宦者等人。

   一时之间,后唐朝廷内外都是袁象先的好名声,最终受到后唐帝的宠爱,予以重用。

   十九日,唐帝下诏,梁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以及各位将校官员,一律不更改,将校官吏中原先投奔梁的人一律不追究。

   李存勖当了皇帝,多年愿望终于达成,也可以告慰他爹李克用的在天之灵。

   但俗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向延嗣这个时候,就把握住了机会,跟唐帝李存勖说了一些话。

   主要有以下几点:

   安史之乱以来,纲常沦丧,常有以下犯上者;

   以朱温始,子弑父、弟弑兄屡见不鲜。

   他们靠的是什么呢?

   军权和兵力!

   如今世子李继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兵十万,且俱是当世悍军,即使父子同心,但也不能不加干涉。

   李存勖骂道:“朕初登大宝,百废待兴,还要太子建功立业,岂能猜忌?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朕若再闻,定斩不赦!”

   向延嗣偷偷看了皇帝的神情,微笑着退下。

   李存勖把身子在龙椅上换了个舒服的角度,想着心事。

   这和哥儿,当真有造反的潜质?

   怎么看都不像!

   前一段时间,李存勖也亲手指挥了子弟军的六个团,令行禁止,好用的很!

   甚至比他的几个太保兄弟们都好用。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李存勖是唯一的亲儿子,排第三。)

   太子能把他亲手培养的军队移交给自己指挥,而且不怕自己把他们改编,这是儿子对老子莫大的信任!

   当老子的你肿么能鼠肚鸡肠,怀疑儿子呢!

   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合格老子能干的事!

   皇帝李存勖好歹说服了自己,不能怀疑太子,但偏偏这个时候,太子李继岌上了一份奏折。

   就是这份奏折,让李存勖感觉到,太子李继岌不保险!

   李继岌说,想要保证军队的绝对控制,就不能有私兵的存在。

   比如李嗣源,现在还有八千牙兵牙将。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这是防止藩镇造反的最有效办法。

   李继岌提出设想:为了保证各地藩镇的兵马能够统一指挥,要让各藩镇的兵马轮流到兖州接受子弟军的系统训练。

   一是接受新武器装备的使用,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二就是灌输国家的理念,让他们效忠国家和皇帝,而不是某一个藩镇;

   三就是在训练完成后,不再派往原驻地,而是跟其他藩镇的军队换防,也就是对各藩镇实行‘换兵不换帅’的政策。

   这样,哥哥藩镇的大佬们,面对的就不是其他门原来的军队了。

   他想要造反,下面的将领和士兵可不一定听他的。

   原本,李存勖对李继岌的这个策略还是很看好的。

   毕竟安史之乱以来,河朔三镇私家传承二百多年,已经是完完全全的地方独立武装了。

   别看现在都统一在李存勖的麾下,但地方的治理,李存勖还是插不上手。

   李存勖的悲剧,就在于他想商量李继岌的奏折,却选了一个最不合适的对象。

   谁?

   李嗣源!

   李嗣源可是目前,李存勖的唐帝国内,最大的一支藩镇力量!

   跟他商量,岂不是与虎谋皮?

   向延嗣看到皇帝找李嗣源商量这事,又是一脸坏笑地退出。

   交了班,向延嗣派人请老伙计李从袭前来饮酒说话。

   谈话间,向延嗣就透漏了皇帝找李嗣源商量太子奏折的事。

   李从袭:“这个很正常!

   李总管是大太保,为我大唐建立建功无数,功勋卓着,能力超凡,当然要找他了!”

   向延嗣尖锐地大声笑道:“老伙计,你却不知太子上的奏折,说的是什么事?”

   李从袭:“可是老哥已经知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