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第691章 魔武双修太史慈(二)

  。。。。。

   “草民叩见陛下!”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刘辩听到太史慈三个字的一刹那,心中一惊,竟然是猛将太史慈。

   此人可是个猛人,在合肥之战中曾与张辽大战八十回合而不分上下,实力强大无匹,且与江东小霸王孙策的武力值相当,二人在战力上也是不分伯仲。

   可以说在江东小霸王前期的发家之路上,太史慈对其的贡献程度不亚于关羽、张飞之于刘备。

   也是因此,刘辩在得知眼前之人是太史慈后,态度更加尊敬,快步上前双手扶起太史慈的双臂,配上温和尔雅的笑容,仿佛是太阳降落下的一道光洒在太史慈的心房。

   对此,太史慈自然是深受感动,他没有料到自己一介平民,居然能够得到九五之尊当朝天子的垂青,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这在以身份地位血脉为中心的汉代,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自从刘辩登基为帝后,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风已经在逐渐改善原来那股风气。

   “字义,你是哪里人啊?”

   “回禀陛下,草民是东莱黄县人。”太史慈抱拳回道。

   (东莱黄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龙口东黄城集)

   果真是历史上的太史慈,刘辩心中暗道,他旧有的知识储备告诉他太史慈是东莱人,而眼前这位孔武有力的壮汉与历史上的太史慈出处相同。

   再说太史慈的外貌,他身长七尺七寸,下颌上生着乌黑漂亮的美须髯,不过要比关羽的短得多,但这样反而显露出他硬朗英气的面容。

   刘辩满意的点点头,接着问道:“既然是东莱黄县人士,怎么跑这么远,从青州来到辽东呢?”

   “哎!”

   太史慈闻言后轻叹一口气。

   刘辩见状后,连忙道,“可是有什么事?尽管说出来,朕能为你做主!”

   “陛下!”太史慈双眼微颤,心中一阵感动。

   “也非大事,只是草民与家乡的官员有所间隙,故而避居于辽东。”

   “什么间隙,居然要你离开自己的故土?”刘辩询问道。

   当下,太史慈也不好再扭捏,于是将此前所发生的那件事情全盘托出。

   原来太史慈自幼十分好学,加之家庭殷实,故而也读书识字,文武双全,后来在东莱郡担任奏曹史。

   奏曹是官府中专门负责宣讲的议事官,而奏曹史则是奏曹的副手,相当于奏曹的秘书,是一个文职。

   也因此太史慈与当时东莱郡的奏曹关系十分要好。

   有一次,郡守有要事需要紧急找一位官员担任他的使者,替他出行。

   于是奏曹便向郡守举荐了太史慈。

   太史慈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把握得当的话,便能够得到郡守的赏识,日后再想调动升官都不是难事。

   于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郡守要太史慈做的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稍有不慎便会丢掉乌纱帽的事情!

   故而当时郡守手下没有人愿意担任这个使者,不然也不会轮到太史慈了。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太史慈没有思索多久就同意了。

   原来当时东莱郡郡守与本州的刺史,也就是当时的青州刺史有很大嫌隙。

   东莱郡郡守是当地的土地主、地头蛇,而青州刺史是当时汉灵帝新任命的,属于是过江龙。

   俗言道:“强龙难压地头蛇!”

   以东莱郡郡守在东莱郡根深蒂固的关系,青州刺史想要为难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二人之间因为官场上的事情产生了很多的矛盾,随着嫌隙越来越大,二人的关系也水火不容。

   也就在这一次,二人因为一场官司产生了空前的危机,稍有不慎,其中一人可能会因此受罪。

   在当时,如果地方的官府处理不好这种刑事案件的话,便会上报给洛阳帝都的有司(相当于现在的刑部官员)。

   谁能先派人赶到有司那里说明情况,再添油加醋一番,另一个人无疑会陷入劣势。

   而现在青州刺史先行一步,派人去上奏有司了。

   郡守得知此事后,立马找人要拦住青州刺史的使者。

   毫无疑问,没人愿意得罪青州刺史。

   但太史慈站了出来,出身不好的他只能行此险招。

   最终太史慈完美的完成了郡守交代给他的任务。

   不仅将青州刺史派出的使者所拿的奏章毁坏了。

   而且还先行一步到有司那里陈列青州刺史的罪状。

   也因此,太史慈虽然得到了郡守的赏识,但却因此得罪了青州刺史。

   刺史之位位高权重,哪里是郡守所能比拟的。

   单是从人脉上看,青州刺史在朝廷的人脉就远远胜过郡守。

   于是乎,后面太史慈被青州刺史处处针对,为了避免家祸。

   只能远走他乡,来到辽东避难……

   在得知太史慈与前任青州刺史有这样的矛盾,刘辩正色说道,“字义啊字义,朕没想到你已有如此勇力了,却还有这等智谋,日后可以为帅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