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第17章 霸王初秀肌肉 全歼围城秦军

  不到三日,项羽、虞子期、刘邦、刘颙、关云飞率领楚骑兵,赶至下城父军城二十里外来。

   刘邦、刘颙、关云飞向项羽道:“将军,敌众我寡,先在此修筑防御工事,等待葛将军大队人马来到,在与秦军决战。

   项羽听后,哈哈大笑道:“汝等被秦兵吓破胆矣,区区数万,吾视待宰羔羊”。

   于是项羽一马向前飞奔前去,大军也紧随其后。

   樊欣接到前沿秦兵探子飞报:一支万余楚骑兵向下城父东门而来。

   樊欣立即带领本部人马,并抽调部分四门卡隘秦军,组建一支二万七千人队伍前去东门外三里处,摆出一个方形盾戈阵来,迎战楚骑兵。

   什么是方形盾戈阵,这个阵与同时期古罗马的马其顿方阵差不多。

   该阵分为大、中、小三种方阵。

   小方阵八千人,中方阵一万六千人,大方阵二万六千人。

   方阵前排是手持宽厚盾牌的盾牌兵,二、三排是长戈兵,四、五排是弓弩滚刀手,六、七排是短矛滚刀手,八、九排是重型弓弩长枪兵。

   阵中央是骑兵和指挥车,这指挥车最大特点就是高,高近二丈,差不多六米高。

   这个方阵最大特点就是对付骑兵非常有效。

   当骑兵离方阵四百步(一步0.5米)有强劲的重型弓弩侍候,一百五十步有弓箭侍候,六十步有短矛侍候,八步内有长戈侍候,阵前有坚固盾牌阻挡。

   即使有个别漏网之鱼冲进阵中,被撕开处,立马会被两旁的盾牌兵迅速合拢,只不过阵形缩小点罢了,方阵是不会破的。

   冲进来的士兵一下就被包裹住,等待他们的便是阵中长枪、滚刀侍候。

   当年秦军横扫六合、并吞八方时,这阵功不可没,关东六国名将李牧、廉颇、赵奢、项燕等均败于此阵过。

   关东六国为何不使用此阵对付秦军?

   当然使用过,但效果不好。

   为何?

   此阵永远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你没有强大经济、军事基础,这阵精髓你们是学不会的。

   这方阵可是罗马帝国马其顿军队的专利,秦国西面就是西域,西域与罗马帝国相通。

   秦始皇便在咸阳郊区修建了一所方阵专业军事学校,高薪聘请外国教官执教传授此阵,罗马帝国的马其顿地区外国教官居多。

   秦国军事训练大纲规定:每名将士每年必须在该学校进行一百个时辰学习训练。这必备科目是每名秦国将士,年终绩效考核和提拔任用重要依据之一。

   这次樊欣想用这阵,教训一下项燕孙子项羽这个愣头青。

   “你爷爷曾败于此阵,今天也让你尝尝,“哼、哼、哼”,樊欣想到后,冷笑了几声。

   项羽骑兵见秦军摆出长形盾戈阵于前方,离秦阵前二里处停下立阵。

   下城父城楼上的陈胜和楚军见其援军,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一场项羽对阵秦大兵团处女战,即将开打。

   刘邦骑马立于阵前未稳,项羽便端起长枪,双脚用力往马肚子上猛踢,一匹硕大健壮乌黑骏马载着项羽,如猛兽般飞扑秦阵,一万余楚骑兵,如一群下山猛虎嘶叫着向秦阵扑去。

   樊欣被这群不报名号,不讲武德的愣头青突奔杀来,惊得手足无措。

   老将就是老将,樊欣及时缓过神来,与副将黄援、程芳迅速回于阵中,樊欣亲自登上指挥车上进行指挥作战。

   项羽骑兵离秦阵大约四百步,阵中响起长鸣号角来。

   大量长弩利箭从秦阵中扑向楚骑兵来,项羽骑兵立马弯腰,取出马屁股处用厚布包裹的圆形盾牌,用右手握住盾牌后柄,盖住头身。

   “咚咚咚、咚咚咚”长弩利箭猛扎在盾牌上直响,一轮齐射四百余楚骑兵连人带马栽滚于地。

   须臾,第二轮长弩利箭又至,三百余楚骑兵连人带马栽滚于地。

   项羽骑兵冲奔至秦阵约一百五十步,阵中响起急促般长鸣号角来。

   暴雨般的弩箭从秦阵中飞扑楚骑兵而来。

   “叭叭叭、叭叭叭”弩箭扎向盾牌直响,五百余楚骑兵连人带马栽滚于地,很快第二轮连弩箭雨又至,四百余楚骑兵连人带马栽滚于地。

   项羽骑兵冲奔至秦阵约六十步,阵中便响起断断续续号角来。

   数千支短矛从秦阵中抛向楚骑兵而来,三百余楚骑兵连人带马栽滚于地。

   刹时,第二轮短矛即至,二百余楚骑兵连人带马栽滚于地。

   楚骑兵离秦军方阵不足三十步,项羽打开盾牌,左手持枪将射在盾上的弩箭打掉,大吼道:“抛盾”,便猛抛盾牌投掷于秦阵中去。

   八千余楚骑兵打开盾牌,左手持刀枪将射在盾上的弩箭打掉,使劲将圆形边口开锋的盾牌,投掷于秦阵中。

   八千余枚盾牌大部四边开锋的圆盾飞旋入秦阵长矛兵处,顿时,长矛兵阵中血溅四起,哭喊震天。

   这下前排盾牌兵在没有长戈保护下,就如老虎没了牙齿。

   飞驰而至的战马不断碰击秦阵盾牌兵,发出“彭彭彭、彭彭彭”的声音,大部盾牌兵被撞出数步远,轻者口吐鲜血、丧失战力,重者骨裂脉断,命丧黄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