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009章 奇女子赵氏,气节打动历朝皇帝!

  康熙的这句话让历朝皇帝都沉默了一下。

   片刻后,新的弹幕出现。

   【唐太宗李世民:这个评价其实还挺准确的。】

   【宋太祖赵匡胤:不愧是被背叛的满清皇帝,概括精准。】

   【光武帝刘秀: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昭烈帝刘备:对。且不说还没最终起事的李成栋,但就金声桓来说,也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反清,和民族大义毫无关联。】

   【汉高祖刘邦:朕年轻时经历的战国时代经常被人说是礼崩乐坏,要朕说,战国时代的人比南明不知道强了多少个档次!】

   【唐太宗李世民:总感觉朝代的时间线越往后,人的道德水准就越低了。】

   【宋太祖赵匡胤:谁说不是呢?就算是南宋,哪个官员敢公然投降女真?南明嘛,投降倒是主流了。】

   【明太祖朱元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李成栋准备起事的时候,另外一件事情发生了。】

   一支车队浩浩荡荡,在数百名清军士兵的护卫下进入广州城。

   路人围观,议论纷纷。

   “这是谁家的排场这么大?”

   “你不懂了吧,这是提督大人的家眷,刚刚从松江过来的。”

   车队进入提督府,李成栋心情愉悦,面带笑容地和陆续下车的妻儿们说话。

   之前在江南时,李成栋曾经出任满清吴淞总兵。

   后来他随博洛南征福建、广东,就把家人留在比较安全的松江。

   几个月前被孔有德等人狠狠羞辱一番后,李成栋心中动了反意,便派人去松江把家小接来广州。

   否则他一旦于广州起事,松江那边的家人分分钟就要被驻守南京的洪承畴杀干净了。

   对李成栋这个举动,包括佟养甲在内的清廷官员都没有怀疑。

   毕竟李成栋已经和家人分别好几年了,清廷在广东的统治也稳固了,把家人接过来团聚不是很正常?

   佟养甲自己也一样把全家人带来广州享福呢。

   这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实则决定了接下来的一切。

   既然是家人团聚,那么一番颠鸾倒凤自是理所当然。

   但李成栋找的并不是年老色衰的发妻,而是他这些年最宠爱的小妾赵氏。

   ……

   ……

   ……

   一番云雨过后,李成栋心满意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享受着赵氏纤纤玉手的揉捏按摩。

   赵氏俏脸上同样也带着尚未散去的红润,显得极为娇媚。

   她朱唇轻启,对着李成栋道:

   “老爷,咱们一路过来,发现各地的百姓都是心向大明。”

   “要妾身说,您本来就是汉人,又何必当什么满清的官呢?”

   “不如打出旗帜反清复明,这才是咱们汉人应有的气节!”

   李成栋猛然一惊,心中第一反应是——自己要造反的事情泄露了?

   他一下子坐了起来,双目瞬也不瞬地看着赵氏,厉声道:

   “谁和你说的这些话!”

   赵氏吓了一跳,双目顿时红了,怯生生地开口道:

   “没有任何人说的,就是妾身的一些感想。”

   “再说了,您之前缴获的那么多大明官员印章全都扔了,但妾身收拾屋子的时候却看到大明两广总督丁魁楚的印章还在,难道不是您心向大明的表现吗?”

   李成栋心念电转。

   赵氏待在松江几年,会不会已经被清廷收买,变成派来监视自己的耳目?

   今天这番话,或许就是清廷授意赵氏进行的试探!

   短短几秒钟,李成栋顿时下定决心,狠狠一巴掌甩在了赵氏脸上。

   “贱婢,竟然胡言乱语,想要蛊惑我背叛大清!”

   “来人啊,立刻将这贱婢禁闭起来,绝对不许任何人探视!”

   说完,李成栋怒气冲冲地离开。

   这一夜,李成栋辗转难眠,睡着之后还做了好几个噩梦。

   一会梦到崇祯皇帝的鬼魂披头散发,带着嘉定百姓将李成栋五马分尸。

   一会又梦到佟养甲带着孔有德等人出现在李成栋面前,揭破李成栋的反意,满门抄斩。

   天色刚刚亮起,房门就被敲响。

   “不好了老爷,赵姨娘她、她自刎了!”

   “什么?”李成栋如遭雷击。

   镜头一转,李成栋站在昨夜那房间之中。

   床榻上满是鲜血,赵氏不知从哪找来一把匕首,抹脖自尽。

   突然,李成栋发现在赵氏的尸体下竟然露出了纸张一角。

   拿起来一看,发现是一封信。

   信的字迹明显出自赵氏亲笔。

   赵氏作为最得宠的小妾,对李成栋的心理自然极为了解。

   昨夜被李成栋怒斥关了禁闭之后,赵氏很快想明白其中关节。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清廷派来试探的间谍,赵氏选择自杀以示清白。

   信的最后,是一句话。

   “浃旬之间,西迓乘舆,复我汉官,如运诸掌!”

   李成栋如梦初醒,心中无比懊悔,流泪叹息。

   “我竟不如一妾室妇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