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257章 激战永州,康熙皇帝振奋起来了

  康熙皇帝抢先发言,明显是打算给其他皇帝们定个调子。

   你们就按照这个说,别胡说八道啊。

   但情急之下的康熙皇帝却忘了一点。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可不是康熙皇帝的属下!

   【秦始皇嬴政:若是按照金幕中的说法,广西境内的清军已经是最能打的了。】

   【汉武帝刘彻:所以湖南境内的清军就是一坨烂泥。】

   【唐太宗李世民:太平军面对最能打的广西清军都能全身而退,那到了湖南岂不是……】

   【明太祖朱元璋:如鱼得水,一飞冲天!】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胡说八道!冯云山已经死了,下一个就是萧朝贵,然后是杨秀清和洪秀全!】

   康熙皇帝一反常态,激烈和历朝皇帝争执。

   胤禛注意到了这个反常,心中暗叹一声。

   皇阿玛是真急了。

   如果不是着急了,以康熙皇帝的阅历和气量,断然不会如此气急败坏。

   胤禛原本想要劝说一番康熙,但视线看到镜头里的咸丰,心中怒火不知为何,腾一下就起来了。

   这臭小子是真讨人嫌啊。

   看到他,还真是不急不行!

   胤禛打消了劝说康熙的念头。

   胤禛连自己都劝说不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太平军从广西全州离开,很快就进入了湖南境内。

   第一站是就在全州隔壁的湖南永州。

   从全州到永州,太平军一路前进,仅仅用了三四天的时间就抵达。

   由于冯云山的死,洪秀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就算是厨子特地烹制了洪秀全平日里最爱吃的八个菜放在面前,他明显也没什么胃口。

   杨秀清快步而来,对着洪秀全恭敬道:

   “天王,马上就要开始对永州的攻伐了,您有何示下?”

   杨秀清并没有借助冯云山的死而立刻展露出夺权的嘴脸,反而在这个时候对洪秀全越发尊重。

   洪秀全最不喜欢的“天帝附体”,杨秀清前天也展露过一次。

   但那次附体中,杨秀清只是告诫众人,冯云山提前魂归天堂,这是伪孔教不甘失败发动的反扑。

   众人应该再接再厉,一定能击败伪孔教,在洪秀全的率领下建立真正的地上天国。

   换言之,杨秀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着重强调、突出了洪秀全的核心地位。

   在这种人心浮动的微妙时刻,杨秀清的行为明显顾全了大局,也让太平军内部迅速稳定下来。

   当然,要说杨秀清完全只有公心没有私心,也不可能。

   在那次天父附体中,杨秀清还表示,没有人有资格接替冯云山的南王职位。

   六王都是天父上帝指定的唯一,一旦发生意外,部下可以由其他大王们接手,但王爵不行。

   这一来,太平天国就从六王变成了五王。

   冯云山的部下,大约一半归了洪秀全,另外一半被其他四王瓜分。

   洪秀全仅仅得到了一半的南王部下。

   杨秀清、萧朝贵却凭空获得了四分之一的南王部下,显然是大赚特赚。

   但洪秀全倒是没说啥,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发展。

   就如此时,洪秀全非常平静地开口道:

   “东王,我实在是没什么心情指挥,永州之战你来负责吧。”

   杨秀清安慰了洪秀全几句,等离开洪秀全的王帐后,脸上表情却是神采飞扬。

   一度被洪秀全抢走的军权,随着冯云山的死,又重归杨秀清手中了!

   杨秀清意气风发地来到了前线,注视着面前的永州。

   根据情报,永州驻扎的兵马大约有两三千,由永州总兵孙应照统领。

   为了表示重视,湖南提督鲍起豹也亲自率领一支援军,赶到了永州坐镇。

   湖广总督程矞采则带着另外一支兵马,在永州和长沙之间的衡州(衡阳)坐镇。

   此外,在永州南方的宁远还有另外一名总兵邓绍良负责进行防守。

   永州、衡州两座城池都在湘江上游,是太平军想要走水路抵达湖南省城长沙的必经之路。

   而宁远则作为太平军不走水路改走陆路的预备防线。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整个防线是非常严密的。

   但是……

   杨秀清哼了一声,心中暗道:

   “就鞑子那些废物将军,能济得了什么事?”

   “且看我一举拿下永州,再克衡州,直取长沙!”

   强攻永州,杨秀清除了打算提升自身威望之外,也希望通过这样一场胜利提振因为冯云山之死而明显消沉的太平军士气。

   为此,杨秀清果断撤换掉了大部分时间都作为先锋的洪秀全心腹罗大纲,转而让自己的政治盟友西王萧朝贵来负责攻打永州。

   对此,萧朝贵自然心知肚明,并且跃跃欲试。

   永州城外,西王所属营地之中。

   萧朝贵带着两名亲随,漫步而行。

   路过的许多士兵明显都习惯了这一幕,有些人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萧朝贵,点头致意一下就继续做事;还有人则是恭敬对着萧朝贵行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