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177章 李定国离世,英雄的落幕

  【秦始皇嬴政:朕说句实话,南明其实是真的可惜。】

   【汉武帝刘彻:是啊,本来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反推满清的。多尔衮就算了,那个顺治小皇帝不也非常平庸吗?】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汉武帝,你别污蔑朕的皇考啊!】

   【汉武帝刘彻:朕污蔑什么了?朕说的就是事实!】

   【唐太宗李世民:客观地说,秦皇汉武两位的话并没有错。若朕是朱由榔,那南明必然振兴,大清也自然会灭亡。】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呵呵,你千古大帝好意思说这种?你去哪个朝代当皇帝,那个朝代立马就是盛世好吧。】

   【明太祖朱元璋:诸位也不必争执了。朱由榔和这些南明皇帝、大臣们的确就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大明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的并不仅仅是朱由榔,还有明初所有君臣。

   作为开国的一代,朱元璋君臣岂能不知南明究竟错过多少机会?

   只能说,这就是命!

   金幕中,画面转到了群山之中。

   这里有一处崭新的小城,城内飘扬着大明的旗帜。

   在“明”字大旗的身边,还有一面“晋”字旗迎风招展。

   烈日炎炎,此地分外潮湿闷热,随处可见许多士兵或坐或躺,在树荫下乘凉。

   这是大明晋王李定国的营地。

   帅帐中,李定国正在和儿子李嗣兴、部将靳统武等人议事。

   “吴三桂那贼人奈何不了我们,已经退兵回昆明了。”

   “接下来,我们先出发去缅甸救回陛下,再反攻云南。”

   “这一次前往缅甸,定要兵贵神速。”

   “全军晓行夜宿,以最快速度抵达阿瓦城并发动突袭。”

   “如此,定可以将陛下和诸位大臣们全部解救。”

   李嗣兴有些迟疑,忍不住开口道:

   “父王,您上了那么多份奏章,陛下都没有回复。”

   “或许,陛下已经不愿意再回归大明了。”

   李定国闻言,表情不由有些黯淡。

   但很快,他就振作精神,沉声道:

   “陛下是大明的陛下,纵然陛下不愿归来,我也要奉迎太子殿下回来,光复大明!”

   靳统武之前曾经护卫过朱由榔一路抵达明缅边境,朝夕相处之下,对朱由榔的品行颇为不齿,便道:

   “王爷,要不您干脆自立新朝算了。”

   李定国摇了摇头,坚定道:

   “我是大明的臣子,我不会做第二个孙可望。”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李定国麾下的军官冲了进来,泣不成声地开口。

   “王爷,刚刚得到消息,缅甸王莽白已经将陛下交给吴三桂了!”

   “什么?”李定国如遭雷击,脸色变得无比惨白。

   帅帐之中,一片寂静。

   李嗣兴见李定国脸色难看无比,身体摇摇欲坠,似乎要随时晕倒,忙道:

   “父王,要不咱们追上去?”

   李定国沉默良久,叹息一声。

   “我军如今不过数千人,吴三桂此刻必然严防死守,纵然追上去又有何意义?”

   “派人去昆明打探陛下的情况,我们找机会突袭昆明,救回陛下!”

   说着,李定国又重新振作起来,沉声道:

   “吴三桂毕竟曾经是大明的臣子,西南尚未被鞑虏完全平定,陛下应该还会暂时在云南一段时间。”

   “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此番收复昆明,只许胜不许败!”

   为了营救朱由榔,李定国很快前往勐腊,遣官入车礼土司借兵,企图东山再起。

   同时,他派出身边的礼部侍郎江国泰去和暹罗国联络。

   在江国泰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暹罗国王决定和李定国联姻,并赠送给李定国三十只战象,一千匹战马和四千暹罗兵。

   此时,被李定国派去募兵的马九功也从古剌返回,告知当地已集合四千愿意为大明效力的军队。

   但,南明终究气数已尽。

   正当李定国做好一切准备,打算星夜突袭昆明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在军队之中爆发了。

   短短十天时间,李定国军中就病倒、病死了数千人。

   李定国心中又急又气,亲自祭祀上天。

   “若上天当真厌我,便将我性命收走,切勿连累大明军民!”

   然后,李定国就真的生病了。

   六月十一日,李定国四十二岁生日这一天,他早上刚刚起床,便感觉身体极为难受痛苦。

   虽然营地之中也有医生,但对此束手无策。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李定国重病期间,传来了永历皇帝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杀的消息。

   李定国悲伤至极,哭到嗓子沙哑,带着全军将士披麻戴孝,遥拜昆明。

   “李定国对不起大明,对不起陛下,有何颜面去面对大明列祖列宗,面对大明天下臣民啊!”

   【朱由榔的死讯,成为了击垮重病之中李定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六月二十七日,夜。

   李定国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已经油尽灯枯,到了弥留之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