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429章 韦昌辉的困境,历朝皇帝见证宗教信仰的威力

  韦昌辉勃然大怒,对着部下们怒吼道:

   “你们这些家伙,难道是想要违背本王的命令吗?”

   “你们忘了是谁带着你们走到现在,给你们这些荣华富贵的吗?”

   他眼神之中杀机凛冽,视线一个个地从部下们身上看过去,顿时让在场的部下鸦雀无声。

   一名部下缩了缩脑袋,有些胆怯地开口道:

   “王爷,咱们当然是愿意听从你命令的,可……这是天王宫啊。”

   【作为拜上帝教成立至今从来没有变过的宗教领袖,洪秀全在信徒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论权力,杨秀清一直以来都在核心层,并架空过洪秀全很长时间。

   高层对杨秀清也是俯首帖耳,不敢有任何的违逆。

   但高层和底层是不一样的。

   越是底层的太平天国士兵、民众,就对拜上帝教越是虔诚。

   越虔诚的信徒,就越不敢对洪秀全这位“天父御弟”有任何违逆的心理。

   没错,大家的确是跟着韦昌辉一路打拼过来,才有的如今。

   可洪秀全,是天王,是天上的神灵降世啊。

   人怎么能违背神,人怎么能对抗神呢?

   韦昌辉多次下令,他麾下的大部分士兵却都不敢对东王宫发动进攻。

   信仰,有些时候是强大的力量,能让人舍生忘死。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信仰同样也禁锢了人的思想,尤其是在这种最为关键的对内变革时刻,挡住了韦昌辉的去路!

   任凭韦昌辉如何威逼利诱,甚至当场杀了两名不愿意进攻的军官。

   除了少部分出身韦家的死忠之外,其余大部分人依旧不为所动。

   大明世界中,朱元璋摇了摇头,呵了一声。

   “这就是宗教。”

   出身于红巾军的朱元璋,对红巾军秉承的明教可不要太了解。

   朱棣头戴太子冠冕,看到这种情形也是颇为吃惊。

   “这些人为了宗教,竟然连上司的命令都不听?”

   朱元璋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厉芒。

   “你以为朕为何要全方面的禁绝明教?”

   “这些信徒,只要小明王一声令下就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信徒们可以为了信仰舍生忘死,可以忍受饥饿和困苦,是最好的士兵人选。

   但这些信徒们同样也可以为了信仰,毫不犹豫地对自己多年的上司举起屠刀。

   这个“上司”,指的不仅仅是将军、官员,也同样说的是皇帝。

   这就是信徒和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区别。

   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官职爵位,在信仰面前统统不值一提!

   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皇帝,都不可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存在。

   别说是朱元璋,换谁来坐在皇帝的宝座上,都必须要彻底除掉明教。

   明教,是明王的明教。

   大明,才是朱元璋这个皇帝的大明!

   朱棣呼出一口气,心服口服地点头。

   “儿臣现在终于明白,父皇您为何要除掉明教了。”

   “这些教派,是该严厉打击!”

   下面的朱高炽也擦了一把胖脸上的汗水,心中暗想。

   “皇祖对明教的打击真的很成功啊,如今大明境内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明教的踪迹了。”

   “嗯,将来一定要严厉禁止这些教派!”

   一条条弹幕也在金幕上闪过。

   【秦始皇嬴政:宗教这种东西,还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光武帝刘秀: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是圣人说得对,掺和进这种事情来,那就是一个烂摊子!】

   【汉武帝刘彻:难怪杨秀清能用如此小丑般的“天父上帝附体”便可一次次打压洪秀全。】

   【宋太祖赵匡胤:啧啧,本来还以为洪秀全傻呢,现在看来还真不是洪秀全傻,而是我们低估了宗教这玩意对底层百姓的控制力啊。】

   【唐太宗李世民:洪秀全每一次承认杨秀清的上帝附体,其实也都在变相加强太平天国民众对信仰的认可,让自己至高无上的宗教光环越发浓厚!】

   【明太祖朱元璋:凡事有利必有弊,说得一点没错。杨秀清是用上帝附体抢来了权力,但一次次的上帝附体也让杨秀清不敢杀洪秀全,最终导致这种下场!】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宗教这种东西,真的让朕有点不寒而栗了。】

   历朝历代,各种神鬼迷信的东西并不少。

   秦始皇灭六国时,还要在发兵之前祷告上天,诅咒其他六国的国运。

   汉武帝的“天人大一统”,就是把神权和君权完全绑定在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蒙古帝国横扫天下时,每次出兵都要在和林祭天,祈求长生天的庇护。

   但归根结底,皇帝们的基本盘还是来自于现实的政治、军事力量。

   这是他们第一次直观地认识到,原来那虚无缥缈,来自人心的信仰神权之力,竟如此惊人!

   金幕中,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汗水从韦昌辉的额头逐渐滴落。

   这怎么办?

   若是不杀了洪秀全,等洪秀全调集城里的军队过来,岂不是万事皆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