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01章 赵构纵容秦桧到了极点,武则天召见李隆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金军南下之后,无数前线的急报飞速汇聚到了临安小朝廷,来到了赵构和秦桧这对君臣的面前。

   “汴京被占领!”

   “西京被占领!”

   “东京出现敌人!”

   “长安府被金人占领!”

   “之前金国割让的河南各地,九成已经被金军重新占领!”

   听着这一条条的消息,赵构和秦桧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无论这对君臣愿意或者不愿意承认,金军南下开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到这个地步,再怎么样也没办法掩耳盗铃,一叶障目了。

   大宋之前因为议和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至此正式宣告破产。

   这种国家大政方针上的超级失误,当然得有人负责!

   既然是主和派力推的议和,自然就得由主和派的领袖来负责。

   主和派的领袖是谁?

   非常不巧,正好就是皇帝赵构和左相秦桧。

   赵构当然不可能负责。

   只见他轻咳一声,正色道:

   “夷狄禽兽,不知信义,无足怪者。”

   “但河南士大夫不能守节,至于投拜金国,丢地失土,风俗如此,极为可忧。”

   轻轻松松两句话,赵构就把肩膀上的责任丢给了那些被金国攻陷的州郡官员。

   即便是秦桧这种奸相,在听到赵构这番话之后,心中也不免觉得荒谬。

   想要守住城池,最最基本的前提是,得有兵!

   赵构作为皇帝,三令五申岳飞、韩世忠等人不得北上。

   河南各地州县只有官员没有军队,这怎么守?

   更何况河南各地州县的官员都是那些用金钱买官,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

   这种时候指望贪官污吏们和城池共存亡,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秦桧自然不可能反对赵构的话,连连点头道:

   “陛下所言极是,实在是赵鼎、张浚等人为相时余毒未清,致有今日。”

   赵构嗯了一声,对着秦桧道:

   “爱卿速速下去准备抗金事宜吧。”

   秦桧魂不守舍,无比惧怕地离开行宫。

   事实非常明显,赵构不肯承担责任,也只有秦桧来承担这个责任了。

   承担责任的后果,就是罢相!

   这对秦桧而言,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好在随着李光的去职,以及这段时间秦桧在赵构支持下不遗余力地打击主战派势力,整个御史台早已经全都是秦桧的党羽。

   秦桧不需要担心御史上奏章弹劾,然后自己只能被迫上奏章请辞,等待赵构审判的恶劣情形。

   但就算没有御史弹劾也好,朝堂之中的压力是必然存在的。

   赵构作为皇帝,也的确能利用这种压力,随时名正言顺地罢免秦桧相位。

   利剑高悬啊。

   秦桧觉得不能坐以待毙,火速召集了党羽们商议对策。

   很快,秦桧的心腹,掌管御史台的御史中丞王次翁就急匆匆地入宫求见赵构,给秦桧开脱。

   “大宋过去一段时间虽然以和议为主,但岳飞、韩世忠等诸将依旧戒备森严。”

   “金虏虽败盟,过错却不在大宋。若事有小变就更替相位,则后来者未必贤于前人。”

   “臣以为赵鼎、张浚之流余毒,不可不戒。”

   赵构闻言,自然知道王次翁是在帮秦桧说话。

   这是秦桧的一次试探。

   依照眼下的情况,赵构只要在王次翁面前大骂一番秦桧,秦桧也就只能无可奈何地上表请辞了。

   毕竟秦桧没有兵权。

   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大将,都绝对不介意奉赵构之命勤王,除掉秦桧。

   甚至都不需要在外领兵的大将们回来勤王,掌控临安兵权的杨沂中同样对赵构也是死心塌地!

   赵构想干掉秦桧,轻而易举。

   但赵构并没有这么做。

   他和颜悦色地对着王次翁点头道:

   “爱卿此言,甚得朕心。”

   “大宋的和议之前就处理得很好嘛,没必要随便更换宰相,反而给朕徒增困扰。”

   王次翁这才放心,告辞之后回去禀报秦桧。

   秦桧听完放心了一点,却还是决定再试探一次。

   于是他又找来了另外一名党羽,给事中冯檝。

   “冯兄,帮我一把,我保你和你儿子一生荣华富贵!”

   翌日,冯檝也凭借给事中的官职之便,入宫求见赵构。

   “陛下,如今战乱再起,臣以为前左相张浚乃是最适合处理这种局面之人。”

   “不如陛下启用张浚为都督,指挥各路大将作战?”

   赵构一听,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赵鼎也就算了,毕竟还有过主和的时候。

   张浚?这家伙可是满脑子的主战,恨不得立刻打到金国中都去。

   若是真用了张浚,那么赵构过去两年来任用秦桧疯狂打压主战派的努力,岂不是全部都化为乌有?

   赵构立刻严词拒绝:

   “宁至覆国,朕亦不用此人!”

   冯檝一听,顿时放心。

   但表面上,冯檝却极力推荐张浚,贬低秦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