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35章 满清对汉人的限制,陈庆之和高欢碰上了?

  武则天闻言,陷入短暂的沉默。

   好一会之后,这位华夏唯一的女皇帝才开口道:

   “你觉得,朕应该把旦儿和显儿全部杀掉吗?”

   来俊臣下意识地就想要点头应是,但话到嘴边,却硬生生地止住了。

   “这种大事,并非臣一个小吏所能够置喙。”

   “但之前陛下让臣负责的是打击任何李唐皇族复辟的可能,臣如今正是奉命而为。”

   武则天目光幽深地看了一眼来俊臣。

   若是刚刚来俊臣当真想要对将来的皇位发表一番意见的话,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你下去吧,狄仁杰暂时不用你管了。”

   来俊臣有些愕然,但还是转身离开。

   片刻的寂静之后,武则天缓缓开口。

   “婉儿,你怎么看?”

   站在武则天身旁的,正是宫廷女官,前大唐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

   本来武则天更宠信的是亲女儿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只不过是边缘人物。

   但在看完了李隆基盘点视频,发现太平公主是神龙政变背后主要支持力量之一后,武则天就将太平公主幽禁了。

   上官婉儿由此从边缘人成为了核心成员之一。

   听到武则天的话之后,上官婉儿俏脸微微颤抖了一下,恭敬道:

   “此事关系大周江山社稷,并非臣所能够置喙。”

   武则天淡淡道:

   “朕让你说。”

   上官婉儿秀眉紧皱,陷入剧烈地内心斗争之中。

   足足过了好一会,上官婉儿才道:

   “陛下,或许……您可以考虑直接传位给武隆基殿下?”

   此时,李旦名字是“武轮”。

   爹都姓武,李隆基自然也只能是武隆基。

   武则天眉头一扬,过了好一会才道:

   “朕怎么保证将来他继位之后不会改回大唐?”

   上官婉儿苦笑一声,道:

   “臣只是觉得,从盘点视频来看,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武则天并没有发怒,而是陷入了深思。

   上官婉儿说的其实没错。

   武氏家族这边,武三思、武承嗣全是废物,让他们继位,武周极大可能二代而亡。

   最重要的是,武三思和武承嗣都不是武则天的儿子,将来他们继位,武则天辈分怎么算?

   他们会选择认武则天做母亲,还是选择在继位之后就把武则天抛弃?

   反之,亲儿子李旦李显,固然是有能力了,却又会在继位之后改回大唐,彻底否定武则天这个女皇帝!

   故而,上官婉儿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其实相当不错。

   李隆基此刻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孙。

   有武三思、武承嗣、李旦、李显四人争位,没有谁会认为李隆基有一丝一毫登基的可能。

   纵然现在李旦李显都被废黜和幽禁,但朝堂之中依然存在了一批对大唐念念不忘的力量。

   只要将李隆基抬出来,这股力量一定会立刻团结在李隆基身边,能让李隆基很快就稳住继承人的位置。

   武则天心中思绪百转千回,终于平静开口。

   “去,把隆基召进宫来,朕要见一见这个孙子。”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康熙注视着金幕,哼了一声。

   “这个北魏,同样是异族南下,就没有大清这种能力。”

   “区区一个陈庆之北伐,竟然就能搞得如此狼狈,尔朱荣真是个废物!”

   听到康熙的话之后,在场的诸多皇子们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八皇子忙道:

   “别说是北魏了,就算是蒙古人,不也只能占据中原几十年?”

   “也就只有咱们大清,才能稳固统治华夏,千秋万载!”

   听着八皇子的马屁,康熙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哼,朱元璋那个老东西,无非就是仗着第一批金幕观众的优势,才能够成为第一个兑换《工业革命》的王朝。”

   “等过一段时间,朕的大清加入评分之后,一定会让这些所谓的汉人王朝知道,咱们满人建立的华夏王朝才是最强悍的!”

   顿了顿,康熙又将目光投向了十四皇子。

   “老十四,你来说说,若你是陈庆之,该如何解决接下来的麻烦?”

   陈庆之是南北朝人,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自然是耳熟能详。

   这其实算是康熙对十四皇子的一个考验。

   毕竟,十四皇子是康熙这么多儿子里,公认最能打仗的一个!

   十四皇子沉吟片刻,开口道:

   “不瞒父皇说,若是儿臣和陈庆之易地而处,所用的手段应该会更加激烈。”

   “激烈?”康熙扬起了眉头。

   十四皇子平静开口道:

   “咱们大清,当年是怎么征服江南的?就两个字,屠城!”

   “陈庆之居然不选择屠城,还是过于心慈手软了。”

   众皇子闻言,脸色都发生了变化。

   满清在入关之后,征服明朝剩余领土的过程中,屠城是一个经常采用的手段。

   “济南屠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杀,数以十万计忠于明朝的军民被屠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