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第267章 敲碎他们!

  萨迪加巴德。

   君羽莫和楚念辞得知合勒山开始交战后,加大了对科顿集团军的攻击。

   阿克巴斯带着3万哈拉扎主力于昨日,也就是10月30日汇合了反昂军。

   而科顿,也把威廉姆斯总督优待身毒人的决定告知了全军。

   但鸡贼的他,并没有告诉手下士兵后路被断的消息。

   殖民军还蒙在鼓里,咬着牙艰难抵挡着明军和反昂军的攻击。

   夺取一道防线后,明军对二道防线发起了3次进攻。

   科顿不断把预备队投入战场,以更高的伤亡为代价,致使明军一直没有攻破防线。

   伤亡过大的战役,君羽莫和楚念辞都不想打。

   ......

   “羽莫兄,76师的压力恐怕有些大,我们必须使出全力。”

   指挥所内,楚念辞看着地图淡淡说道。

   君羽莫点点头表示赞同。

   76师完全就是孤军,他们将面对几倍于己的敌军围攻,时间拖久了变数太大。

   “老楚啊,你发现没,身毒人变的顽强了。”

   面对君羽莫的提醒,楚念辞点了根烟深吸一口道:

   “我已经向本土询问,想必黑冰司会给我们答案。”

   “不过,身毒人再怎么变也还是身毒人,必须敲碎他们!”

   君羽莫起身来到地图前,开始思考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击溃科顿主力。

   一炷香后,看着地图上标识的昂军防线,君羽莫只能摇头道:

   “科顿那老小子自从76师抄了他的后路后,变的异常谨慎。”

   “除了正面战场,科顿还把预备队安置在后方和两翼,加强整个防线的防御。”

   “我们只能正面击败他。”

   楚念辞弹了弹烟灰,斩钉截铁道:“无论对面有什么,都不能阻止帝国军人前进的步伐。”

   中洲历4606年,乾武十一年11月3日。

   往日只持续半小时的炮击开始延长。

   那架势,准备把这段时间积攒的炮弹一股脑全打出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科顿手里的大炮已经所剩无几了。

   面对明军的轰击,只能硬着头皮硬扛。

   身毒兵抱着步枪蜷缩在防炮洞,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

   科顿集团为了应付明军炮击,防炮洞的布置越发科学。

   只要不是大口径炮弹正面击中,躲在里面的身毒兵还算安全。

   两小时后,炮击落幕。

   本来就残破不堪的二道防线,更显摇摇欲坠。

   长时间的炮击把很多殖民军布置的火力点摧毁。

   防线上本就不多的维克斯重机枪只剩下十来挺。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明军指挥官抽出指挥刀大声鼓舞道:

   “永沐皇恩,忠烈永存,进攻~~”

   战士们跃出堑壕,奋力向二道堑壕奔去。

   架在火力点的重机枪微微抬高枪口,准备用抛物射击的方式压制对面的身毒兵。

   迫击炮阵地,4门“短吻”堑壕迫击炮开始发射。

   其余小口径迫击炮等待着身毒兵暴露剩余火力点。

   趴在堑壕边准备迎击明军的身毒兵,立刻遭到了从头顶落下来的重机枪弹的打击。

   长时间的炮击已经告诉了昂撒人,他们这次是来真的。

   为了分散科顿的注意力,除了正面出击的明军。

   反昂军也向着两翼运动,迫使两翼的昂军预备队不能轻易支援正面战场。

   科顿站在指挥所观察口,脸色冷峻的看着战场。

   面对明军的进攻,科顿只有靠着人命来抵挡。

   昂军火力点开始发言。

   维克斯重机枪开火的声音与乾武元年式重机枪略有不同。

   乾武元年式的声音有些沉闷,套筒厚了一圈。

   听到熟悉的声音,正在冲锋的明军战士立刻停下来寻找掩体。

   他们没必要顶着重机枪的扫射冲锋,一切都交给后方的迫击炮。

   科顿明知迫击炮天克自己的火力点,但还是没有让他们撤下来。

   明军更像打了一辈子仗的老手,一旦被抓住任何一点空隙,明军立刻就能扩大战果。

   所以,不敢轻易撤下的火力点被迫击炮一一点名。

   察觉到昂军的反抗逐渐减弱,军官一跃而起带头冲锋。

   帝国陆军如今的基层军官,要么是帝国忠嗣学院毕业的,要么是去过忠嗣学院进修过的。

   自从第一所忠嗣学院在帝都成立,后续几年中,帝国各省陆陆续续开办了无数分校。

   里面除了必要的军事学习,占比最大的课程就是该如何效忠皇帝陛下。

   并把皇帝的意志,贯彻整个帝国陆军。

   第一个带头冲锋的就是从忠嗣学院毕业的基层军官。

   23师124团36营营长卿虞。

   紧握尉官指挥刀,卿虞有意识的规避着身毒人的射击。

   他的后方,36营的战士分散开来紧随其后。

   明军已经摸清了身毒人的战斗力,至少射击精度废的丫批。

   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效果很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