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第254章 新京的讨论

  萨迪加巴德。

   顺利接收阵地的科顿,并没有命令部队追击。

   脸色难看的他,正在指挥所大发雷霆。

   “该死的,威廉姆斯那头猪根本不懂战争,我需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武器,我们的敌人是明国人!”

   看着站在前面口吐芬芳的科顿,下首的军官们全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甚至很多人露出赞同的表情。

   实在是威廉姆斯不当人啊。

   再怎么说旁遮普也是昂撒帝国的殖民地,情报工作还是可以的。

   所以,志愿兵团才进入旁遮普时,身毒总督府就接到了确切情报。

   3个师近5万人的明军,这是什么概念?

   当年伦干山一战,8000明军如秋风扫落叶般击溃了数万殖民军。

   顺便提高了明军在身毒地区的赫赫威名。

   小儿止哭不至于,但如果对面是一支“纯”明军,身毒人绝对要抖三抖。

   所以,占领萨迪加巴德后,科顿下令原地休整,不敢继续向前。

   而待在后方的威廉姆斯却以总督的名义给科顿下令。

   让他们趁机扩大战果。

   TMD,不知道萨迪加巴德是反昂军退出后留给自己的吗?

   威廉姆斯不会以为自己击溃了反昂军,武力占领萨迪加巴德的吧....

   科顿早就向威廉姆斯做出了说明,并请求加大支援。

   威廉姆斯嘴上说着同意,但后方的朋友却说。

   威廉姆斯并没有向萨迪加巴德增兵的打算,反而集结大军守在哈迪亚纳邦和拉贾斯坦邦附近。

   这是怕死啊!

   怕死没毛病,但你不能让我去送死啊。

   越想越气的科顿,再次开喷:

   “蠢猪,如果他不给我支援,我要去本土告他!”

   看着越来越激动的指挥官,副官不得不站出来劝解道:

   “将军,按照你的爵位以及在本土的家族势力,完全可以无视总督大人的无理命令。”

   话音刚落,一直没有说话的其他军官纷纷发言:

   “没错,总督阁下毕竟不是军人,不懂军事很正常。”

   “我认为啊,我们要么待在萨迪加巴德不动,要么干脆撤往哈里亚纳邦算了。”

   “将军,我们支持你!”

   众人七嘴八舌只有一个意思,不想进军。

   科顿很欣慰,但内心却相当苦闷和无奈。

   撤退?撤到哪?

   难道真的要把身毒拱手相让吗?

   况且,科顿知道威廉姆斯是在求稳。

   明昂两国针锋相对,这是威廉姆斯无法预料的。

   身毒和大明的北部边境线很长,且大明处于上风位。

   乌斯塘高原居高临下俯视着身毒。

   所以,听闻明军介入的消息后,身为身毒的殖民总督,威廉姆斯必须考虑整个身毒殖民地的安全。

   拼命征召的士兵大都放在了北部边境线,防止明军的突袭。

   而科顿集团军已经变的可有可无了.....

   发泄完毕,科顿挥手打断了还想继续劝解的手下。

   “先生们,收复萨迪加巴德已经是我们的极限。”

   “撤退是万万不能撤的,我们只有死死钉在这里,为内陆地区争取更多的时间。”

   “我会向总督先生说明萨迪加巴德的重要性。”

   听到自家将军不能撤,很多军官露出失望之色。

   看着垂头丧气的部下,科顿不得不出言安慰他们:

   “各位,本土以及我们的盟友已经决定和明国人正面对抗。”

   “很快,来自其他殖民地的支援就会来到身毒。”

   “只要我们牢牢钉在这里,缓过气的总督先生一定会支援我们。”

   科顿的话倒是事实。

   昂撒政府已经开始在全球殖民地动员军队。

   不过,两边很有默契的把冲突控制在了身毒。

   并没有准备在瞻洲大打出手,除了必要的防御。

   所以,来自昂属奥利亚、昂属瞻洲的殖民军很快就能赶到身毒。

   最后,科顿下达了修筑防线的命令。

   .......

   新顺新京。

   面对突变的局势,南顺也在商讨他们能不能“火中取栗”。

   倒是没人想要帮着守望联盟和大明对抗。

   只有中洲人最了解中洲人。

   这种对抗外敌的战争,中洲人的战力都会不自觉的套上增益BUFF。

   而且,南顺离开中洲没几年,很多人还怀念故土,不想对之前的家乡动手。

   “王上,臣建议联系一下大明,看他们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南顺争取一些利益。”

   杨泽开率先打破沉闷气氛。

   不想帮守望联盟,并不代表可以和大明合作。

   大臣们对于这点,从来都是三缄其口。

   南顺历次和大明的合作,没有一次是自愿的,基本都是被动接受。

   张明德坐在主位,思考着杨泽开的建议。

   南顺搬到那日利亚后,在他的手上蒸蒸日上。

   虽然比不过划江而治时期的南顺,但也让很多人感到振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