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重生之后,娶了诡新娘做老婆

第113章 观丹术知天地

  吴政回到家,按照原主记忆,从床底下拖出两个落满灰尘的大箱。

   里面,是原主小学、初中的所有课本。

   吴政是理科生,成绩还不错那种。

   语文和英语是短板。

   其中语文凭借着超强记忆力,基本该得的分不会丢。

   阅读理解前世三年锻炼,炉火纯青,再加上成年人思维,容易把握出题人想法,从而给出满意答案。

   而作文吴政优势最大,

   相比于十六七岁少年无病呻吟,感时伤怀,吴政历经生死,重活一世,体验更深刻,再加上成年人阅历,想要写满分作文困难。

   但高分肯定不难。

   所以语文这条短板消失了。

   就剩下英语,是根基上的缺陷。

   以前小学就没英语课,上了初中才接触,自然难以追上其他同学,成绩差,丧失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就落下许多。

   但现在不同。

   吴政翻看初一英语书,从第一页看起。

   超级记忆能力,再加上现在的悟性,重头学习一遍轻而易举。

   他把初中三年英语课本全部带上,然后赶着老黄牛进山。

   赶路时,便拿出课本学习。

   仅仅一周时间,吴政已经把初中英语全部吃透,中途去了城里废品站一趟,淘到高中三年课本,包括英语,政史地课本。

   整个十月,他都在山里,在路上。

   中途接到姚文慧好几次电话,希望他回学校上课,吴政都婉拒。

   他还主动联系二舅。

   二舅到了很远的地方打工,是一座水电站水洞子,西南部那边。

   十一月初,天气彻底转凉。

   满山金红。

   随着季节过去,吴政收集阴柴变得困难起来。

   山间野果都已经过了成熟季节,许多时候他赶到,只能看到空壳和一地死鸟死老鼠。

   吴政最后停在一座雪峰上。

   这里已经是秦岭主峰之一,太白山上。

   由于两个世界时代不同,发展进度有着差异,太白山大部分地方还都保持原始风貌。

   吴政穿过一片枫林,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道观。

   按照遁机子记载,他到过这里,当年却也只是远远瞧看一眼,见香火鼎盛,便离开了。

   吴政进入道观,里面还有十几个道士,大多年迈。

   他在这里住了几天,和道士们交流,了解许多过去之事。

   这座道观据传源自汉末三国时代。

   那时候黄老思想刚刚演化成道教门派。

   东边以张角为首,出现太平道,声势浩大,但被朝廷压制着。

   而蜀州张教主创立五斗米教,也就是道门雏形。

   因为加入需要缴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教。

   此后一段时间,五斗米教内部发生矛盾,又分为南北两派。

   而北边这派,便是张鲁率领的,以汉州市为中心,成立道门政权,盛行一时,后来张鲁离去便迅速没落。

   太白山上的道观,就是那时候没有追随张鲁离去的道士留下的。

   吴政对此颇为好奇,诚心研读了观内各种经典。

   对道门修行有了比较系统性的了解。

   首先,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黄老,并且黄老思想一直流传。

   那时人们也追求成仙长生,但却是外丹术,以云母、松脂等等灵材炼制成仙丹。

   秦朝皇帝追求的就是这种。

   不过秦汉时期,外丹术迅速没落,因为秦朝皇帝举国之力都没能成仙。

   此后,一直到了东汉,有人研究出内丹术。

   并在魏晋时期大行其道。

   加上道门的出现,内丹术广为流传,唐宋最为繁盛,出现了许多神话人物,如吕祖等,疑似羽化仙去。

   唐宋之后,成仙又成了传说,内丹术也开始衰落,元明时期,外丹术冒头一段时间,随后几乎绝迹。

   时间到了最后一个朝代,反而是符箓、驱鬼等等只论威能,不论修行的出现。

   此外,在这些经典中,字里行间,吴政发现一些痕迹。

   似乎从有记载的古时候,天地一直处于衰落状态。

   春秋以前,炎黄商周,人皇神灵,种种神话。

   但到了春秋时代,神话几乎不可见,成仙者少见于世,唯有列仙传等一二记载。

   似乎这段时间,天地发生了什么,以至于神话消失。

   人们为了长生成仙,研究出外丹术。

   外丹术截取天地灵机,天材地宝,以供自身。

   然而时间流逝,外丹术没落。

   吴政觉得,一个能让人成仙,乃至长生的技术,不大可能人为因素消失,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炼制外丹的材料不够了。

   举世难寻,就是秦朝皇帝,举一国之力,甚至去海外都没能凑齐一炉。

   对比春秋时代,修行者似乎只要进入名山大川,就能炼药成仙,有着明显差距。

   所以是,天地枯竭了。

   吴政想到这样的结论。

   天地枯竭,天材地宝稀少,外丹炼不成。

   但是人都不想死,想要长生久世,逍遥神仙。

   所以又研究出了向内求的内丹术,以自身精气为宝炼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