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第18章 封赏

  心中盘算着主意,庞弘将文书递给了次辅李文琦。

   待内阁诸臣传阅之后,永安帝不急不躁的开口:“贾瓒绕道敌军后方,砍其大纛,生擒匪首,大破贼军,立下如此奇功,诸位以为,如何赏赐为好?”

   此时文书也传到了贾瓒的老师,礼部尚书简成手中。

   仔细翻阅了一遍之后,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自己学生立下大功,他这个当老师的脸上也有光。

   庞弘则是大呼不妙,永安帝这是要重赏贾瓒的架势。

   微微一皱眉,计上心头。

   出面躬身一礼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贾瓒立下不世奇功,当重赏。”

   “哦?”永安帝微一怔愣,不明白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贾瓒与庞弘的恩怨,他当然知晓。

   本来以为要重赏贾瓒,必然要迈过庞弘这道坎。

   却没想到,他竟然主动为其请功。

   “庞爱卿认为,当如何赏赐为好?”永安帝试探道。

   庞弘笑道:“老臣以为,当封侯。”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大乾开国至今,除了当初与太祖皇帝争天下时,所册封的四王八公十二侯以外,在这之后,封侯者寥寥无几。

   这些人无不是积年老将,屡立奇功之辈。

   贾瓒虽说确实立下了大功,但要想凭此封侯,实在有些不够格。

   永安帝面色阴沉的仿佛能滴下水来,漠然不语。

   以他的心机,自然看得出来这老家伙安的什么心,这明显是要捧杀贾瓒的节奏。

   庞弘身为首辅,对于军功封赏,早已烂熟于心,如何不知,以贾瓒的功劳,封侯之说压根就不可能通过。

   哪怕内阁这边通过了,递到了永安帝案头,为了大局着想,他也会给否决掉。

   一旦贾瓒封侯,极其容易引起勋贵与在外领兵将领的不满。

   大梁上一次封侯,还是二十年前的华阴侯安子明,在这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

   整整二十年了,虽说在这期间大梁军队确实有些拉垮,但也有不少的将领立下功勋,这些人都未能封侯。

   以此可见,大梁的侯爵是有多么的值钱。

   这么多年以来,不知有多少军中宿将梦寐以求而不得。

   贾瓒的年纪实在太小,哪怕他是贾家后人,也依旧不足以压服那些桀骜不驯的老将。

   毕竟贾家,着实是没落了太久了,虽说依旧有些影响力,却早就不被那些人放在眼里。

   一旦贾瓒因此封侯,他与贾家必然是众矢之的。

   庞弘满肚子坏水,明知如此也要为之,一来可以彰显他庞弘的气度,哪怕是曾当面怒骂自己的贾瓒,他也不吝为其请功。

   二来,可以将贾瓒架在火上烤。

   此战贾瓒立下大功,朝廷要借此将他封侯,哪怕最终没有封成,也会引起非议。

   还有一个,则是他庞弘暗戳戳的挑拨永安帝与贾瓒的关系。

   你瞧,我可是提出要将你封侯了,可是皇帝不同意,这总怪不得我吧。

   望着面色如常的庞弘,永安帝心中怒火万丈,杀心又起。

   “因个人好恶,置朝廷大计于不顾,此人,断不可留。”

   永安帝还未登基之时,便对庞弘这个首辅极其不满,如今更是有心撤换。

   但没办法,他是太上皇一手提拔的人。

   自己刚一登基,便将太上皇留下的首辅给撤掉,明摆着是针对太上皇。

   大梁以孝道治天下,哪怕他是皇帝,也害怕被戴上忤逆不孝的帽子。

   现在还不是彻底随心所欲改革的时候,起码在太上皇死之前不能。

   永安帝隐藏在冕旒后的眼神饱含杀意,却语气如常的道:“庞爱卿所提不妥,贾瓒年纪尚幼,就此封侯不足以服众,群臣再议。”

   一句话便将此事给不动声色的抹了过去。

   次辅李文琦皱眉冥想,出列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以贾则璞之功,当封三等伯最为合适。”

   在公侯伯子男五等勋爵当中,伯爵排在第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拿来封赏贾瓒刚好合适。

   毕竟这可是十几年来罕见的大胜,朝堂若是过于苛责,于士气有损。

   永安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李爱卿乃老成谋国之言。”

   李文琦低着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的话是老成谋国,那先前庞弘的发言又算什么?

   永安帝这话,表面上是夸他李文琦,实际又何尝不是在落庞弘面皮。

   他都已经做了近十年的次辅了,始终都被庞弘压一头,若说他自己不想当首辅,鬼都不信。

   庞弘深得太上皇赏识,霸占位子十余年,他一直都没什么机会。

   如今新君即位,对庞弘多有不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若是不能好好把握,便会抱憾终生。

   其实对于贾瓒,他李文琦也看不顺眼。

   在贾瓒口中,他是诸多“朽木为官”的一员,但起码没有指名道姓的骂他。

   所以,他还远没有到庞弘那种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