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263章 未来几年不好过了

  韩厥真的感恩赵氏的庇护,他无力去阻止赵氏的覆灭,期望能够在未来某一天在赵氏的复立中出力,报还赵氏曾经给予的恩情。

   只不过,韩氏在目前不是什么大家族,他们当然也没有弱到哪里去,只是跟郤氏、旬氏、范氏一相比,真的是比不过。

   以体量的话,韩氏大概是略略胜过魏氏,武力方面却是弱于魏氏,地位则是肯定胜过魏氏了。

   这一次,韩氏没有参与围攻赵氏,讲实话在一众公族中已经成为另类。

   当然了,赵氏对韩氏有恩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们虽然能够理解韩氏不参与围攻赵氏,但是一定不允许韩氏来坏事。

   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的韩氏遭到了一众公族封君的排斥,使得韩厥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楼令并不是晋国公族的一员,他却是得到晋君獳的看重参与到“下宫”事件之中,以及与旬氏、范氏都是姻亲,跟郤氏的关系也非常不错。

   这样一来也就能够理解韩厥为什么来找楼令,期待能够得到楼令的助力。

   至于韩厥给予楼令承诺,说是会帮助楼氏在未来获得一席卿位,只要他敢说出来,一定不是纯画饼,时机合适必然会出力,没有机会则是在掌权后将给楼氏创造机会。

   韩厥会有掌权的那一天吗?这点几乎毋庸置疑,他某天绝对会掌权。

   所以,韩厥敢给楼令那样的承诺。

   哪怕楼令对韩厥会不会掌权存在迟疑,其实楼令也无法拒绝。

   “我竟然要为赵武保驾护航?这简直……”楼令送走了韩厥,心里真切认为人生有够奇妙。

   并不是楼令自己要为赵武保驾护航,图谋日后再获得什么,摆明就是有人写了那样的剧本。

   在今年,晋国的唯一活动就是公族封君围攻赵氏。

   有一种舆论被发酵,人们认为是孟姬导致了赵氏的今天,公族封君之所以围攻赵氏则是跟那则传闻有关。

   什么传闻?就是孟姬与赵婴齐的那件事情了。

   大家都认为孟姬就是因为那件传闻,等赵朔和赵婴齐死亡之后,频繁奔波和联系公族众封君,导致了赵氏被围攻。

   他们其实还认为是晋君獳在背后操纵了这一切,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

   郤氏在攻打“温”地。

   祁氏在攻打“赵”地。

   其余公族封君则是负责赵氏的其它封地。

   一时间,不说晋国遍处烽火,时局动荡则是一种很明显的事情。

   而在这种时局之下,包括旬氏、范氏在内的非公族的贵族,他们仅是有限地做出自保的准备,丝毫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深怕惹来晋君獳的注视,卷进这一场动乱之中。

   “我之前集结私军,便是想参与进去,现在看来还是太单纯了。”楼令目前还没有下令私军解散,屯驻在‘平陵’与‘吕’的中间地带,恰好就是‘瓜衍’那边。

   现下,那个“瓜衍”成为楼令名下的第三个封地,不好说是不是晋君獳知道楼氏集结私军在“瓜衍”才将它赐予。

   如果是那样,无疑是晋君獳在对楼令发出警告。

   楼令新得到的封地,也就“瓜衍”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距离“平陵”大约两百里,跟“吕”地相距三百里以上,同样位处汾水的西岸,周边有着远比“平陵”或“吕”地更大的平原地带。

   比较大的问题有一个,那便是“瓜衍”虽然是位处平原地带,要命的事情是周边满布密林,对于想要开展农业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因素。

   另外一点就是“瓜衍”只有一座极小极小的城池,隶属的村庄只有三座,本地人口不超过两千人。

   所以了,楼令短时间内不会在“瓜衍”搞开垦行动,真要做点什么,一定是跟木业有关。

   这也是楼令认为晋君獳带着警告性质赐予封地的原因之一,否则晋君獳真要酬赏的话,不该拿这种地方进行赏赐。

   “有资格瓜分赵氏的都是公族成员,强如旬氏、范氏都要靠边站,哪里轮得到我呢?”楼令必须有这一点认知,再将获得‘瓜衍’视为收获。

   其实“瓜衍”满布密林也不错,起码不是长在山上,能够任由老楼家伐木。

   至于大量伐木会不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必须问,知道当前小破球的树林占比量吗?

   老楼家就是其它事情不干,想将“瓜衍”的树木全砍伐干净,起码要花费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

   而那还是老楼家有各种便利工具为前提,换作其它家族来干,哪怕他们的劳动力比老楼家多得多,耗费的时间说不定比老楼家还要长。这显然就是工具所带来的差距。

   楼令在“新绛”待了很久的时间,搞到后面不得不解散在“瓜衍”的私军,一直到当年的秋收季节才离开“新绛”返回封地。

   “郤氏还没有攻下‘温’地,他们被挡在城外。看形势,他们起码需要再围攻一年,或许所需要的时间会更久。”

   “祁氏同样攻不下‘赵’地,他们甚至被反攻逆推,不得不退出‘赵’地区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