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第106章 奸计得逞\\新的通道

上辈子,下辈子 二手废柴 2049 2024-05-27 22:08

  上辈子

   吐蕃和大唐两军对峙,十万人每天的消耗的巨大的。崔希逸眼看不断减少的军粮,不断八百里加急上书朝廷,要求尽快向前方输送粮草或者拨付军费,但一直没有回音,眼看粮仓见底,才收到李林甫的一封密函。

   李林甫的意思是,现在和吐蕃呈对峙之势,已经不需要在边防陈列十万大军,可以适当撤退一部分边防,料定吐蕃也不会轻易出击。这样便可以减少消耗。

   崔希逸对这个回信哭笑不得,这简直是开玩笑,战争从来不能靠赌运气,万一吐蕃反扑,自己这边兵力不足导致兵败,那自己的这个项上人头也估计难保。

   而已经是剑南节度使的安禄山早已经撤退,给出的理由是剑南边防吃紧,需要回防。

   杜希望也因兵力损失过多,需要休整,也撤了。

   实在没有办法,崔希逸为了减轻后方的补给压力,将所有布防的唐军后撤五十里,在黄河边安营扎寨。

   很快,崔希逸后撤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李林甫立即禀报玄宗,说崔希逸怯战,吐蕃未出一兵一卒,竟然主动后撤,应撤换崔希逸另选他人。

   但崔希逸刚立过军功,玄宗本来有所犹豫,但李林甫接着进言说主将一旦怯战,必然直接动摇军心,如果吐蕃反扑,便极有可能兵败如山倒,河西门户从此洞开,对大唐的威胁极为严重。

   玄宗最终同意了,准备下旨撤换崔希逸,迁任工部尚书。

   李非知道这个消息后,也立即找到了玄宗,进言临阵换将乃兵之大忌,况且崔希逸后撤的理由现在还未知,可以着崔希逸奏明后撤理由之后,再做定夺。

   这一切都是李林甫暗中操作,为了防止生变,竟然偷偷在长安周围驿馆安插人员,将前线的战报一律截停,玄宗在等了一个月后,始终没有等到崔希逸的解释,最终下旨,由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兼任河西节度使。

   随即,李林甫直接让户部拨付军费,并让兵部调运粮草,安禄山得到支持,直接重新布防,将军营重新驻扎在安戎城城外。

   李林甫再次上书,说安禄山忠勇,唐军士气大震。

   玄宗直接再次册封安禄山为云麾将军,官至三品。

   而崔希逸因为被撤换一事,心中烦闷,人还未到长安,中途便病死了。

   李飞尽管知道这一切都是李林甫的一手安排,但又找不出他的毛病,心中忧虑渐增。安禄山此时已经手握十五万兵马,并且又掌握边陲的财政大权,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李非又找到玄宗,将心中忧虑一一讲明,并举荐王忠嗣。

   王忠嗣是玄宗义子,勇武异常,且忠心耿耿,玄宗觉得李非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于是将王忠嗣提为陇右节度副使,并准备用他接替杜希望之位。

   而杨国忠此因为极善于逢迎拍马,很快就被玄宗再次提拔为太府卿,并兼任御史,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

   一时间,李非尽管掌管中书省,但整个人几乎被架空。

   本来想让大哥李霅尽快提升,但苦于没有机会,再加上李林甫和杨国忠暗中作梗,频繁向玄宗进谗言,说李适之兵权在握,李非主理朝政,李霅若是再被提拔,则朝中便是他们李氏父子的天下,这样,李霅的提升就被彻底的锁死了。

   ——————————————————————————————

   下辈子

   对于曲海口中的设想,李飞不是没有想过,但是那样的话,就是个极大的冒险。

   历史没有假设,发生了便发生了,再想去往回拉,徒劳无功。

   李飞深有体会。

   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有可能会更好一些,还有可能更坏一些。

   就像薛定谔的猫,打开箱子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他是活的还是死的。

   三个人尽管已经都对历史不断在改变有了共同的认知,但是能和李非交谈的永远只能是一个人,所以,李飞告诉他们,假设现在的历史已经是既成事实,让他们幻想如果他们是局内人,应该会有哪些动作。

   可以想象自己是任何人,包括唐玄宗。

   这样,如果有好的建议,就可以提交给自己,由自己和李非再做交流。

   三个人的智慧,总要比一个人强得多。

   随后,三人约定,只要有时间,以后每周聚一次,共同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曲海离开后,牛倩倩陪着李飞回到了小窝,在一番温存之后,李飞问牛倩倩:

   “倩倩,如果你也能和唐朝李非的夫人交流的话,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我啊,我也不知道,那时候他们的思维是不是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不,最根本的还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的认知还达不到咱们现在的程度,所以沟通上需要咱们有一些技巧。”

   “那我会跟他说,让她对李非好一点,嘿嘿。”

   “你怎么知道牛浅浅对他丈夫不好?”

   “可以更好点啊。我说的没毛病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