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第552章 让饿狼互相撕咬,朝廷坐收渔利

  朱棣是这次东线藩王的总指挥,这是朱允炆安排的。

   虽然所有藩王都瞧不上朱允炆这毛头小子,而且还放谣言来质疑朱允炆的身世。

   但朱允炆已经拿出来了证据,证明了自己的身世没有问题。

   其余的攻击,那就无关紧要了。

   毕竟他身世没问题,那作为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的他,就是有资格继承皇位!

   这个位置,是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亲自给的,谁也不能否认!

   当然,认不认就是两回事儿了。

   就像是蓝昭,那就压根儿不承认这一点儿。

   不过面子上,还是要给的。

   更何况,黔国公沐春在云南的十几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相比于他们在这一年内扩建出来的几万大军,沐春的十几万大军,那是长年累月的经历铁血厮杀留下来的精锐部队!

   更何况,沐春还不是唯一一个站出来支持朱允炆的。

   算上其他的人,零零总总的,朱允炆手下能够调动的兵力,至少在四十万以上!

   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蓝昭和藩王们的总和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藩王们才选择先消灭蓝昭这个外姓人,再回头和朱允炆一决高下。

   毕竟若是和朱允炆厮杀的话,所有的藩王总兵力加在一起,也就是勉强能够和朱允炆旗鼓相当。

   到时候双方拼杀的两败俱伤,白白让蓝昭捡了便宜不是?

   应天府,皇宫之中。

   朱允炆面色有些狰狞。

   “朱楧,这家伙……”

   刚想骂几句,但朱允炆最终还是忍住了。

   原因很简单,现如今大明内乱不止,他不能被情绪操控了心理。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下情绪,朱允炆低喝道。

   “传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随着朱允炆的命令,不到一刻钟,三人就急匆匆的赶来。

   内阁原本就在皇宫里面,为的就是方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三人赶到后,朱允炆已经收敛了心神,脸上重新带上了和往常一样的和煦笑容。

   “三位爱卿,如今藩王们和逆贼蓝昭,已经交上手了,但肃王一战就被蓝昭打败,自己还被蓝昭俘虏,手下的几万大军,也尽数归蓝昭所有。”

   “这就意味着,伪帝朱允熥手中的兵力,又增加了几万人,陕西和山西都有天险可以把守,如今他们兵力增加,我们进攻的难度提升了不少。”

   “朕很担心,若是因为内部争斗,消耗了大明太多的兵力,将来很可能会被草原人白白捡了便宜。”

   朱允炆的担心,其实也是三人所担心的。

   一曲三国唱,多少英雄血。

   将近百年的纷争,虽然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故事源远流长,但百年的纷争,也让汉人内部消耗了太多太多。

   可当西晋一统天下后没多久,差不多十几年左右,司马炎死后,西晋又经历了一次八王之乱,前后维持了十五年的时间。

   当然,实际上并不是十五年都在动乱,第一阶段仅仅动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第二次则是维持了七年时间,第二阶段的动乱,才对西晋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而五胡乱华,也就是在八王之乱期间发生的!

   五胡乱华,最终导致了江北地区的汉人十不存一,甚至被草原人当做紧急食材,以两脚羊称呼!

   这样的惨剧,对于任何汉人,不管经历了多少年,都不希望再次体会这种情况。

   当然,有些已经不算人的就不提了。

   比如某个头太痒,水太凉的姓钱的,以及东林党人。

   那种完全可以不将他们当成人来看。

   朱允炆话音落下后,黄子澄低喝道。

   “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其实还在于一点儿,时间!”

   “只要能够尽快的将内乱平息了,外面的草原人就没有机会南下。”

   其他两人对视了一眼,默契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叹息一声。

   “朕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儿呢?可是蓝昭占据山西和陕西,如今打败了肃王,又拿下了甘肃。”

   “原本因为解决秦王和晋王的事情,他就在陕西和山西两地的威望很高,之前和草原人交手,他在甘肃那边,已然被描述成为了战神一般的存在!”

   “可如今打肃王又大获全胜,这样一来,三地的百姓,对蓝昭逆贼肯定奉若神明,再加上他兵力提升,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了,想要短时间内解决蓝昭,难度很大啊。”

   齐泰低喝道。

   “陛下,蓝昭的兵力数量虽然提升了,但他的地盘也扩张了!”

   朱允炆挑了挑眉毛。

   这是好事儿吗?

   你这个单词,怎么听起来这么欠揍呢?

   好在,黄子澄给出了解释。

   “陛下,齐大人说的对啊,蓝昭的地盘扩张了,那就意味着,他需要防守的地盘也增加了,他增加的兵力,未必能让他用来防备的兵力提升多少!”

   朱允炆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

   这倒不是朱允炆蠢,而是他在军事这方面的能力,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惨不忍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