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糟了!1999年的事情瞒不住了

第19章 新战舰,火力不足恐惧症是绝症

  众人结束战斗,作为陆战队员,要返回伏羲舰。

   就在众人在登陆舱中返回时,还能看到地面还有不少地方都在发生剧烈地爆炸。

   这时伏羲舰还在对一些大虫群进行着饱和轰炸的任务。

   这样的轰炸持续到导弹舱清空,然后等到第二天才有新的轰炸任务了。

   回到伏羲舰,累了一天的众人简单洗漱好,就休息了。

   第二天。

   张云还在做着美梦,梦中是老妈给自己烧了一桌子的美食!

   回锅肉!红烧肉!川味腊肠!丝瓜滑肉烫!炝炒土豆丝!辣子鸡!

   这些都是张云最近馋得很的菜!

   毕竟在太空中,目前都是一些军粮,想吃炒菜,有点不现实。

   张云坐在桌子旁流着口水,想吃却没法动筷子。

   就在这时,老爸忽然出现,手里拿着一根擀面杖,指着张云大骂:“你个背时娃儿!哪个喊你去当兵?还不给我说?”

   说完,擀面杖朝着张云背上砸去!

   张云吓得不行,一下子就醒了过来!

   结果发现是幸运鸟和七号在他床边叫他起床。

   张云发现只是个梦,松了口气,然后不满的看向打扰自己美食梦的两人:“干嘛!”

   幸运鸟留着标准的军人寸头,语气很激动:“小安说的是真的!祝融号和临渊级的靖远号,致远号,清远号三艘导弹驱逐舰真的来了!快起来看!”

   听到这话,张云本来想睡回笼觉的心思瞬间没了!

   整个人从床上弹了起来!

   “是吗?”

   随即,转头看向自己铺位旁边的小舷窗。

   七号啧了一声,“这小窗户看不到,角度不行。得去观景台。”

   七号所谓的观景台就是战舰上一些有着360度全景天窗的玻璃罩。

   这些观景台,一般有着三四平方,是一些空间设计时,留下来的边角料。

   于是,设计师灵机一动,做成了观景台。

   万一在太空中发现了什么奇观,普通舰员也有一睹为快的资格。

   张云见舷窗外正对着泰坦星,没有其他战舰的身影,赶紧起来穿衣服。

   作为一个科幻迷和军事迷,对于星际战舰,没有任何的抵抗力。

   十多分钟后,张云跟着二人来到了距离陆战队休息室最近的一处观景台。

   结果发现夜猫小队的人都在这里了。

   大家都在观景台里,趴在玻璃罩上,眼巴巴地看着外面三艘庞然大物。

   这时候,众人都不是训练有素的陆战队员,而是一群看着玩具都不懂道的小孩子。

   张云赶紧进去,在小安和野小子之间挤出一个位置。

   也学着大家一起,双手扒在玻璃罩上。

   距离最近的就是祝融号,除了舷号是“伏02”外,其他的和伏羲舰没有差别。

   张云目光很快就从祝融号挪开,转而看向临渊级的三艘导弹驱逐舰。

   三艘临渊级,分别是靖远号,致远号,清远号。

   长度350米,最高位置105米,最宽的地方68米。

   比起战列舰小了不少。

   整个战舰,呈现为圆筒状,舰桥位置在战舰尾部的三分之一的位置,高出舰首30米左右。

   临渊级没有设置主炮。

   所有的空间都用在了导弹井和各种火炮上。

   舰体上方和舰首两侧有着密密麻麻的导弹井,根据官方数据。

   临渊级设计时,就打算装备160个各口径导弹井。

   比伏羲舰的导弹井多了好几倍!

   只不过口径小了一些。

   伏羲舰最大口径导弹达到了580毫米,加上一门立即加速主炮!

   是真的战略,战术威慑!

   导弹驱逐舰最大口径导弹只有280毫米。

   但是生产数量多!

   一艘导弹驱逐舰的160个导弹井是舰队常规作战的主力!

   不要问,问就是华夏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

   这是病,治不好的。

   而在舰桥下方两侧的位置,一边有着两个进出舱口。

   导弹驱逐舰,配置了两个玄女战机中队,用于近卫或者一些特殊情况。

   战舰尾部则是四个直径10米的喷口,比伏羲舰的小不少,也可以为战舰提供充足动力。

   战舰通体漆装是灰蓝色的,和伏羲舰一样,战舰的舰桥外有着华夏通红的国旗标志。

   打量完战舰,张云一边摇头,一边发出“啧啧啧”的声音。

   “这导弹井看得我密集恐惧症都出来了!”

   一旁的小安也是咂吧着嘴,“可不是吗!160个各口径的导弹井,这要是一轮齐射!感觉一些可以直接将一个小型国家当场覆灭!”

   不远处的野小子装模做样的叹了口气:“火力恐惧症,绝症!治不好一点……”

   调侃归调侃,但是语气充满了自豪。

   这就是华夏的实力!

   这就是基建狂魔在军事上面的统治力!

   二十多年前,海军战舰下饺子算什么?

   如今,星际战舰,华夏也可以下饺子一样服役。

   另一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