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信仰守护者

第21章 武道修炼

信仰守护者 方寸之间方寸山 2076 2024-05-28 08:21

  少林功夫外家祖,

   武当拳术内家宗。

   以武止伐修武道,

   化解干戈天下盟。

   武道是以武为修行,是一种对身体和精神上的极致追求。使单纯的技击技术变得富有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也从简单的技艺练习上升至精神修炼,形成了人们熟知的“武道”。

   武道精神是为了保护和守卫众生,以武止伐,平息干戈,从矛盾斗争中找到互相统一的终极目标。

   天地之道,一阴一阳;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阴阳之变,太极之理;“道”,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武道一途永无止境!武之极致便是悟!有人灵光一闪便能领悟出武道之精髓,从而突飞猛进,终至极境。

   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内家拳以练气为主,讲究内修。外家拳是练力为主,重视外形。

   自古,外家拳皆奉少林为祖,内家拳均尊武当为宗。

   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分:

   1、特点不同

   内家拳的特点是柔和、放松,讲究以柔克刚。

   外家拳的特点是刚猛有力,以力撼山。

   2、修炼方式不同

   内家拳以松柔入手,养练双修,且偏重于养,内家拳劲路连绵,不易断劲。

   外家拳以刚猛入手,主练筋骨皮和肌肉先天之力,注重招式,不重内养,到一定阶段才会开始注重内养,外家拳劲路刚烈,招式明朗,必须换式换劲,故时有断劲。

   3、训练方法不同

   内家拳注重内功和后天力的训练,通过内功培养内力,通过试力、听力来力的敏感度和发力效果来形成对力量的精准判断和掌控。

   外家拳偏重于外功和先天力的训练。

   4、身体外形不同

   修炼内家拳的高手,神光内敛,并且皮肤比较细腻,肌肉柔和不突显发达,青筋血管顺畅,两肩斜削,举止轻灵飘逸。

   修炼外家拳的高手,往往神光如电,神态威猛,皮肤较粗厚,肌肉发达,青筋血管暴起虬结,两肩结实,举止威猛刚烈。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家拳与外家拳最大的区别就是“丹田”。

   关于丹田的位置可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

   两眉中间的印堂穴为上丹田,又称“泥丸宫”。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督脉属于阳经,故上丹田属阳,是阳气积聚之处,又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思维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

   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平衡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修上丹田功主要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

   上丹田功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神还虚”。当内气充满整个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虚无的感觉。身体虚无了,心就会非常安定,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喜怒哀乐淡化了很多,心更加安定,心对事物的观察更加仔细,得出的结论更加正确,渐渐地,我执之心就淡化了,也就是第六意识隐退了,这就是心虚无。

   古人所说的“形与神俱”、“形神俱妙”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真正获得的。如果修心修得好,功夫的上长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

   中丹田位于胸部膻中穴处,又称“绛宫”,为气会之所在,道教经典《仙经》中指出:“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修中丹田功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里面的气脉。

   中丹田的修炼,古人叫做“炼气化神”。“神”是什么东西呢?古人叫识神和元神,现代人叫意识和下意识,修炼到了一定阶段心很容易入静。

   这个阶段,主要是净化心灵、使精神更加稳定,从而产生对身体大面积的感知。

   下丹田位于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为人的生命之根,元气积聚之所,是练功诱导得气,激发人体潜能的主要部位。

   练功时的意守活动主要在下丹田。

   修下丹田功主要是聚气,进而通大小周天。下丹田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精化气”。

   修炼下丹田功,身上的气感反应会比较明显。因为是处在经络的开通阶段,气的运行是有始有终的,比较容易被练功者察觉。全身的经络基本畅通后,体内的气量也就增加了许多,全身各处都有内气运行的感觉,但很柔和、很舒服。

   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丹田一般主要指下丹田。

   下丹田类似于一个夹室,气冲则升,气虚则合,为任、冲、督三脉之发源地,是全身经气聚集之处。下腹丹田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下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

   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