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老子是王,辅政王!

第6章 如有违背,杀无赦!

老子是王,辅政王! 翎云天 2167 2024-05-28 10:29

  两名禁卫上前,杀气腾腾。

   张慈和翟忠被吓得脸色发白。

   “沈大人!您要为我们说说公道话啊!”

   两人身心颤抖,冲着沈建昌大喊道。

   沈建昌见状,脸色微沉。

   朝廷上下的人都知道张慈和翟忠是他沈建昌的车前卒,马后炮。

   张慈和翟忠之所以敢主张求和,提出割地赔偿等不利条约,全是因为在执行他的指示。

   徐策此举无异于把他的老脸上摁在地上“啪啪”直扇。

   整个天下。

   他是最不希望大靖与北戎开战的。

   因为一旦爆发战争,徐策对大靖的影响力就会变得更大。

   虽然说有她女儿待在徐策身边,他对徐策几乎是手拿把掐;但他还是不希望徐策再次坐大。

   无论如何,他都要出面保下张慈和翟忠。

   一来是维护他在朝中的威严。

   二是力成求和,逐步削弱徐策在大靖军方的影响力。

   只要徐策失去了军方的支持,他沈建昌在大靖才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准确来说,应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至高霸主!

   “且慢!”

   在张慈和翟忠的呼喊声中,沈建昌最终还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张慈和翟忠也是为了大靖的未来着想,毕竟一旦爆发战争,对我大靖的国力影响甚大。和亲赔款虽然听起来不太光彩,但却能给我们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

   “古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我大靖国富民强之际,便是我大靖挥军踏平北戎之时!”

   一时间,文武百官纷纷侧目。

   一直以来,徐策对沈建昌这个岳父都顺从有加。

   基本上只要沈建昌开口,徐策就没有不会同意的。

   如今二人还是第一次在朝上发生摩擦。

   朝中的文武百官们都很好奇,今天的徐策是否还会继续顺从沈建昌的意志。

   两个禁卫押着张慈和翟忠的动作顿时停了下来,目光看向徐策。

   按照以往徐策对沈建昌这位老泰山的态度,张慈和翟忠很有可能死不了了。

   在文武百官们的注视下,徐策只是斜了沈建昌一眼,淡漠的问道:“我大靖朝以战威震天下,我大靖子民无一贪生怕死之徒!”

   “北戎来犯,我辈大靖儿女自当手挽大弓,身骑战马,勇杀仇敌!”

   “而今却有张慈翟忠两个怂包,居然提出和亲求和,割地赔偿以求安宁的混账条件来!”

   徐策声音扬了几个分贝:

   “此等废物不杀,难不成还留着让他们动摇我大靖民心?”

   赵思农等一众老臣诧异的看向徐策。

   一向独宠沈家的徐策,居然能说得出有如此大义的话来,而且还驳了沈建昌的意思。

   真叫人不敢相信!

   沈建昌高声道:“辅政王此言差矣!”

   “臣认为,战争就是带来不详的源头。一个国家要是乐忠于战争,那么这个国家注定不能长远。”

   徐策冷眼道:“战争是不详的源头?”

   “那请沈尚书去翻翻史书!”

   “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的江山不是通过战争打下来的!”

   “太祖年间,靖朝初立,民心向背,根基尚且还不稳定。北戎趁机屡次进犯我大靖边境,浮尸遍野,民不聊生。”

   “太祖十年内出兵十三次,最终才打得北戎不敢南下而牧马!”

   “太宗年间,南疆蛮族作乱,大有席卷我靖朝中原之势。当时的太宗已是垂垂老矣,可依旧镇顿军备,挥师南下!还靖朝一个盛世太平!”

   “而如今到了纯徳,诸位的胆子都被狗吃了吗?”

   “区区一个败兵之军,何至如此?”

   徐策的声音振聋发聩。

   满朝文武,皆是沉默。

   一些武将的眼中逐渐升腾起了浓郁的战意。

   “马德,早就想干他娘的了!”

   “打!这一战必须打!老子的爷爷可是太祖亲封的镇军侯,老子绝不能堕了镇军侯的名头。”

   “王爷,秦岭请战!臣愿做大军先锋,打出我靖朝威风来!”

   沈建昌脸色阴沉如水。

   徐策!

   只要徐策这个匹夫一出现,他就会失去对朝政的掌控!

   沈建昌再次开口道:

   “正是因为大靖朝历经了数代君王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的经营,才有了今日这等盛世局面。”

   “要是因为王爷一意孤行,导致国库空虚,战乱四起。王爷能承受得起这千古之罪吗?”

   声色俱厉,回荡在宫殿之上。

   徐策扭头看向沈建昌,眯着眼睛说道:

   “依沈尚书的意思,我要是杀了张慈和翟忠,岂不是就成了一代暴王。”

   沈建昌更是硬气的说道:“他二人殿上所言,皆是为了靖朝。此乃国之忠臣良将,辅政王要是杀了他们,就是暴王行径!”

   徐策又道:“我要是不依照沈尚书的意思,不同意和亲,割地,赔款。我就是一代暴王?”

   沈建昌道:“如今形势,求和才是正道。辅政王,还请再三斟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