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第139章 城防营蓝玉

  在徐辉祖的紧急命令下。

   亲军都尉府的亲军们迅速集合。

   除了守卫皇宫大内的六千亲军之外。

   其他的5000人迅速集合。

   这也是徐辉祖手上的所有力量。

   徐辉祖此时眼睛已经红了。

   孔克人这一招把自己的所有的节奏都打乱了。

   徐辉祖绝对不允许孔克仁的5000人在外面搞风搞雨。

   孔克仁明显的目标就是皇帝朱元璋。

   徐辉祖再带走五千人。

   亲军都尉府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壳。

   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徐辉祖提着亮银枪。

   常茂拿着一杆长矛。

   两个人带着这 5000人便走出了秦军都尉府。

   准备在去太庙的必经之路上堵着孔克仁和无影门的人。

   走过三条街路过城防营的时候。

   便发现一位少年将军堵在了路上。

   这位少年将军斜背着一张大弓。

   背后背着两个箭囊。

   腰中挎着双刀。

   当他看到徐辉祖和常茂两个人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向着两个人打招呼:

   “我的两个大外甥,你们领兵这是去干什么?”

   顿时,徐辉祖和常茂的脸变成了猪肝色。

   常茂大喝道:“小舅蓝玉,你赶紧走开,别耽误我们正事儿。”

   这个少年正是蓝玉,常遇春的妻弟,论辈分的话正是常茂的舅舅。

   偏偏这个蓝玉年龄比常茂大不了几岁。

   年龄虽然不大,但是人家辈份大,常茂也只能老实实喊小舅。

   徐辉祖和常茂平辈论交,自然也成了大外甥。

   蓝玉走到近前低声说道:“二位可是去堵截孔克仁。”

   徐辉祖大吃了一惊,说道:“如此秘密的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蓝玉毫不在意的说道:“这还算秘密吗?孔克仁带领着诏狱里的一群犯人和五千亲军在大街上狂奔。”

   “当有卫兵拦截他们,他们说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去太庙,却圣旨都不拿出来,如此糊弄过去,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

   徐辉祖点了点头,上下打量着的蓝玉。

   你们城防营这么闲吗?

   你跑到这里来乱晃。

   此时,蓝玉严肃的说道:“你们二人不应该去啊,这样冒冒失失地率领亲军去拦截孔克仁。”

   “结果只有一个,兵败身死,你们去了只有死路一条。”

   当时徐辉祖和常茂两个人便是一愣。

   蓝玉严肃的说道:“你们可知道,孔克仁任亲军都尉,在都尉府经营多年,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

   “如今突然之间发动叛乱,你们二位可知道后果如何?”

   顿时徐辉祖摸不着头脑。

   蓝玉便说道:“亲军所有的将领都与孔克仁有或多或少的来往。”

   “甚至许多人都是孔克仁一手提拔起来的。”

   “如果你们贸然的率领着五千人去对付孔克仁。”

   只要孔克仁振臂一呼。

   你们二位可知道有多少将领会追随孔克仁?

   你们会马上就成了光杆司令,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徐辉祖默然。

   蓝玉说的一点错误都没有。

   整个亲军都卫府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是孔克仁提拔起来的。

   徐辉祖接任亲军都尉上任也没有几天,根本没来得及安插自己的亲信。

   再说徐辉祖本来就不想干这个都尉。

   他本打算等到北伐的时候。

   便卸掉都尉府的职务。

   继续回到军营里面建功立业。

   所以也没有安插自己的亲信。

   如今蓝玉的提醒,登时冷汗就下来了。

   徐辉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5000多人。

   顿时一股一无形的压迫感传来。

   徐辉祖还真不能确定,在这5000人里,到底哪个人会在关键时刻给他们背后捅刀子,自己根本就防不住。

   顿时徐辉祖和常茂明白了自己的危险处境。

   蓝玉看到两个人铁青的脸,知道自己的话对两个人起的作用。

   “我说的话没有错吧?你们两个人现在不应该出征去讨伐孔克仁。”

   “而是应该回到亲军都尉府里面。

   “将所有的将领召集起来,把所有孔克仁的亲信就地拿下。”

   “如果紧急情况下,不妨全部诛杀,尤其是被安排今日当值的那些将领们,要重点监控。”

   徐辉祖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如此关键时刻,哪里有时间允许我们去做这些事情。”

   “尤其孔克仁领着5000人一定会去太庙搞事情的,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蓝玉此时拍着胸脯说道:“我城防营有3000 士兵,

   “我带着手下,去给你们抵挡一下。”

   徐辉祖上下打量着蓝玉。

   脸上露出了狐疑的神色,说道:“就你们这个城防营,就是一个地方守备部队,二流的部队都算不上。”

   “你们能抵挡住亲军都尉府5000 亲军吗?”

   “你要知道,皇帝的亲军那都是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