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第134章 守住一柱香的时间

  对于张定边的这次冒险。

   杨鸣是极度不看好的。

   他不愿意自己的弟兄去趟这个浑水的。

   自己一个人去就够了,只要自己大胆一点,送死是分分钟的事。

   高峰和黄纲两个人走出了牢房,来到杨鸣的面前说道:三弟,我们发过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你既然能去,我们也愿意陪着你。”

   “弟兄们,跟着我们一起去造反,本来就已经是死罪,死上还能加死吗!”

   杨鸣把头摇的像拨浪鼓说道:“两位大哥,还有那些弟兄们,你们就安心的在牢房里待着吧,不用担心我。”

   “我死不了。”

   杨鸣一指无影门的这些人说道:“他们全死了,我也死不了。”

   没想到,高峰和黄纲两个人居然点了点头,认同了杨鸣的说法。

   二人也不再强求,转身回到了牢房,大声的喊道:“三弟保重,活着回来。”

   张定边对于杨鸣的这种表现,看在眼里,却丝毫没有表态。

   杨鸣的三十多人,参与不参与都影响不了大局。

   无影门的众人押着杨鸣向着诏狱的大门口走去。

   见到众人走远了,黄纲悄悄的在高峰耳边说道,:“马上召集弟兄们,我们悄悄的跟在后面,万一三弟有个三长两短,我们马上出手。”

   高峰点了点头。

   ……

   诏狱大门口。

   姚千户已经召集了八名百户和诏狱的所有狱卒,一共才五十多人。

   他们死死的守在诏狱的大门口。

   ……

   当张定边一只手便震塌了牢房的墙面之后,巨大的动静立刻就惊动了姚千户。

   当姚千户看到如此震撼的场面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打不过这帮人,

   甚至说诏狱里所有的狱卒,加起来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但是姚千户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姚千户姓姚,名仁,叫姚仁

   所以他马上摇人,向亲军都尉府派出了求援。

   当姚千户看到张定边亲手捏死了两名狱卒,放出了无影门的重要人犯,

   姚千户顿时恍然大悟,这些人原来是无影门的人。

   姚千户并没有退缩。

   他急忙召集八名百户和所有狱卒。

   他命令狱卒关上诏狱大门,立刻锁死,任何人也不能打开。

   姚千户决定要拦截这群无影门的人。

   为援军争取时间,只要顶住一炷香的功夫。

   援军就会到来,到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

   孙百户有些惊讶的说道:“我们诏狱里面隐藏着这么多无影门的人。”

   “这些人是怎么混到我们诏狱里来的?”

   姚千户冷冷的说道:“这些都是最近几年陆陆续续进来的。”

   姚千户也是有怨念的。

   无影门的人之所以能混进诏狱,大部分原因都是圣上的那些穷亲戚搞的鬼。

   姚千户缓缓的说道:“当今圣上得了天下,定都应天,圣上的那些亲戚们便纷纷进京来打秋风。”

   “皇上对这些亲戚也不好意思统统的赶走,只好把他们都安排在了应天府好吃好喝。”

   “可是这些人仗着是皇亲国戚,便四处为非作歹,欺压良善?”

   “民怨沸腾,于是就出来一帮人打抱不平,将圣上的亲戚们纷纷揍了一遍。”

   “然后就被亲军都尉孔克仁都抓进了诏狱之中,放又不放,杀又不杀。”

   我当时就感觉到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得罪的全是权贵子弟。

   有的人把杨丞相的儿子揍了一顿,然后被送进了诏狱。

   有的人偷了某个王爷的宝物等等。

   今天看来这帮人就是有预谋的。

   无影门的这帮人走出牢房之后,迅速拉起来二百多人的队伍。

   面对着人多势众的囚犯。

   狱卒们也都是七上八下的。

   但是看守诏狱是姚千户职责所在。

   今天他要是守不住诏狱,让这些犯人逃走,那么他一定死罪难逃。

   朱元璋事后一定会追究他的责任。

   全家都要遭殃。

   他也一样活不了,所以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

   姚千户对着八名百户和五十多名狱卒大声喊道:“弟兄们,我们一定要挡住这帮犯人冲出诏狱。

   “要不然我们逃脱不了干系。”

   众人应诺。

   姚千户大声说道:“我们只要能顶住一炷香的功夫,亲军都尉府的援军便会赶过来,这群无影门的人便无能为力啦。”

   我们堵在唯一的出口处,无影门的人想要冲出去,必须和我们硬碰硬的干一下。

   打赢了还能出去,打输了只能死在诏狱里。

   杨鸣此时便跟在无影门的人后面,向着门口走去。

   杨鸣并不看好姚千户他们这些狱卒。

   姚千户的武功还算不错的,而且能力也可以,

   把诏狱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可见一斑。

   诏狱里的狱卒也都是军队里选拔出来的悍勇之辈。

   但是这要跟谁比?

   跟无影门的人比,那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无影门的人那是亡命之徒,无论人数和武功能力,都差了很大一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