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

第39章 新世代代理人战争

  法利亚有飞机。

   有相当数量的F16、A10这些新锐战机,都是从圣迭戈海空军基地捞出来的。

   这些飞机可以进行远距离部署,最大转场距离均可以超过4800公里,所以比那些直升机群要快很多来到诺克斯堡成为法利亚编制内的武器。

   但是出于后勤考虑,在臭鼬工厂专家的建议下法利亚真正大量装备的飞机,其实是F5。

   通用性强大、后勤压力小,方便维护的冷战之星。

   这才是法利亚现在最需要的空中武器。

   作战半径适中,战斗半径最远可以达到1200公里。

   载弹弹种覆盖面大,无论是狗斗、超视距空战还是充当攻击机用铁炸弹和小牛舔地都没有问题。

   最大载重可以达到2.8吨,一次出勤便可以投射一个炮兵营一个基数的投射量。

   法利亚可以给出支援。

   让飞机冲过去把那些拦路的蠢蛋炸上天当然没问题。

   可是总没有办法把对方所有单位都炸上天。

   人太多了。

   空军是牛逼,是可以把敌人炸的牛子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

   但你不能指望空军解决一切问题。

   占领、俘虏建筑物突袭,这一切都需要地面部队的配合才可以完成。

   更何况法利亚虽然富,但出于成本考虑,还是应该配合一地面部队。

   已知侦察连只是一个连,不到300人。

   目前可以目视到的敌军也已经超过了一个师,至少4000个,城区里面甚至会有更多。

   再怎么战神也没办法做到在正面对抗之中以一挡十。

   比起火力支援,侦察连其实更需要的是战斗人员的增援。

   不然很容易被对方占有的人数优势包围分割而消灭。

   真正的战斗没有实时地图,只有各种看上去很像的丘陵、树林以及很容易就拦截住队伍去路的美国公路。

   人数占据优势,那就是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如果对方的指挥官再稍微合格一点,完全可以通过牺牲将侦察连这个小战斗单位牢牢钉死。

   更不要说对方还有很多装甲单位。

   侦察连只装备了装甲车辆,想要对付坦克就必须采取伏击战术。

   对面人数占优,还在采取伏击战术,那就只能把获胜的可能放在敌人犯傻上了。

   任何一个脑子清醒的指挥官都不会想着靠敌人的愚蠢获取胜利。

   那么就需要另外一个办法来弥补侦察连的人数劣势。

   征召本地幸存者。

   法利亚名声在外,总指挥官麦克法兰先生的号召力相当之强。

   其实本次危机,侦察连队自己也可以解决。

   但那需要梅森出马,以法利亚的名义在当地征召本地幸存者来充当炮灰。

   所以此次求援的主要目的也就暴露出来了。

   要支援是次要的,主要是需要总部许可就地组建征召幸存者的权利。

   这都是90年代了。

   一战时期的堑壕,二战时期的装甲集群,冷战时期的综合特种渗透。

   统统过时了。

   新世代最热门的战争是什么?

   是代理人战争。

   是宗主国出钱出势,仆从国出人流血的战争。

   虽然现在还做不到这种程度。

   法利亚只是在当地行幸存者中征召来战斗力来缓解自己的人力缺口。

   但梅森只要稍微一提,林欣这边也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

   征召幸存者的事情被裁定,F5战机编队也即刻起飞。

   支援会在一小时内抵达。

   随后飞机会在地面部队的指引下,将对方的火力点、装甲单位逐一消灭。

   而侦察连会在空袭完成之后暂时脱离战场,开始在周边地区征召本地幸存者。

   而来自法利亚的新建营会在在两天后抵达亚特兰大城外与侦察连汇合。

   两部在集结完成后,一起开始进攻亚特兰大外的那股幸存者势力。

   计划很快就被敲定。

   这次行动也给了林欣一些启示。

   法利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幸存者过家家的情况了,随着人数不断地增加,法利亚俨然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国家。

   而且是整个北美洲上最大的那个。

   作为一个国家的法利亚,很多战斗根本不用亲力亲为。

   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号召力来征召幸存者。

   反正法利亚本身也在做吸纳人口扩展地盘的工作,终极目标就是统一全美国。

   完全可以视作提前整合各地方了。

   身为新时代人,那就应该突破局限性,该打代理人战争,那就应该认真的去打代理人战争。

   法利亚别的没有。

   物资管够。

   但是人手就不是很够了,因为法利亚的强大在于生产力,在于对灾变前社会秩序的恢复。

   大量的人手都被投入到工作中,而非战斗。

   大量过剩的产能完全可以用于为当地幸存者提供补给,驱使他们给法利亚打工。

   法利亚内部现在使用的是通用货币(诺克斯堡金币)与劳动积分和战斗功勋以及“公民基础福利”组合起来的经济秩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